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昔日乡村变身商贸生态小镇, 莱山街道响应莱山生态新城建设部署实现华丽转变

来源:烟台晚报 2013-12-27 16:28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刘洁通讯员来轩

在莱山生态新城之中,有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化小镇———莱山街道。作为莱山区南部生态新城建设的核心区域,莱山街道秉承区委、区政府“建设尊重自然、崇尚人文的现代莱山”的发展理念,不断强化“管理、服务、协调、创新”四种意识,着重在南部生态新城建设、旧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基层文化建设等方面“发力”,充分发挥辖区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打造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集商业、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小镇。

倾力助推生态新城建设

在莱山的城市化蓝图中,南部生态新城是其浓墨重彩的一笔,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莱山街道无疑是生态新城建设的“主战场”之一,富有现代气息的莱山商贸生态小镇是构成生态新城的重要一环。

如今,来到莱山区南部,烟台植物园、莱山区规划展览馆等都是不得不去的“地标性”建筑和项目,而莱山街道在成就这些项目方面功不可没。现在虽是寒冬腊月,但位于莱山生态新城中部的烟台植物园正在紧张地建设中,明年底将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建成后,它将成为烟台最富吸引力的城市后花园。规划展览馆也已建成,新展馆占地约82亩,一共2层,建筑面积约8000平米,布展面积约6000平米。记者走进其中,一进门就能看到一块超大屏幕,旁边写着烟台市和莱山区的建设目标。新馆充分体现声、光、电、互动等有机结合的效果,利用先进技术设备,如LED大屏幕显示,实景沙盘和数字沙盘,3D、4D数字影院,多媒体互动,建筑模型等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全新的视觉与听觉手法,展示莱山的过去、现在、未来。

现在,两大项目已经基本成型,而在开建之初,为确保项目能有序推进,莱山街道承担了整个工程建设中最艰巨的土地征迁工作。街道分管领导亲自入户宣传、机关干部全员出动,陆续完成烟台植物园一二期项目土地征迁工作。

推进旧改,改善村民生活

日前,记者在莱山街道郝家庄村看到,该村旧村改造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据村委会主任郝勇介绍,目前项目整村拆迁工作已经结束,现已建成首批配套齐全的安置房3万多平方米并交付使用,第二批安置房正在加紧建设中,整体工程预计2015年8月完成。据悉,郝家庄旧村改造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集居民楼、学校、幼儿园、游乐场和车站为一体,坚持居民楼、学校、老年之家等配套设施一体规划布局,规划中的商住楼将引入商业,建成后的郝家庄将成为一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大社区。改造后的小区建筑层数为4—18层,建筑风格以新古典主义为主,体现烟台开埠和开放的城市风貌。

在村民安置方面,郝家庄依照“先安置后开发”的改造政策,将原本是村里建的大龄青年楼用作旧村改造村民的安置楼,楼顶统一安装太阳能,屋内全部采用地暖。为照顾老人住楼房的不便,1楼、2楼特意留给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在3楼以上的楼层居住,将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针对村民变市民容易出现的“上楼难”,村里还为每户提供3万元的装修费,全部工程建成交付后,将彻底改善郝家庄村居环境。在莱山街道像郝家庄村一样,即将实现大变身的还有东沟、东庄、南村、西村四个驻地村。

建设新农村,打造“园林式村落”

走进莱山街道辖区内的解村,记者看到,投资近30多万元4000余平方米的休闲健身文化广场和露天舞台已投入使用,乒乓球室、篮球场、健身设备一应俱全,文化广场成为全村的文体活动中心。而文化广场只是解村作为2013年莱山区生态文明示范村居建设项目的其中之一。

据了解,今年解村生态文明示范村居创建工作,投资近千万元,充分利用解村现有自然资源,经过专家量身定做制定出有系统、有针对性的设计方案,通过在文化设施配套、绿化景观、河道治理、污水处理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把解村打造成生态宜居的“园林式村落”,目前已完成了三分之二的工程量。

在村居绿化方面,解村通过拆除各家违章建筑、清除各户门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将腾空区域稍加铺砌、绿化,形成别具风格的绿地景观;在村居改造方面,将全村年久失修的民居及其围墙“换新衣、戴新帽”,重新统一粉刷,并成功打造以“四德”建设及传统文化建设为主题的“文化一条街”,在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使全村民居在色彩上协调统一;在亮化方面,本着节约、环保的理念,引进先进的太阳能路灯,在主要道路上将设置太阳能路灯161盏,走进夜晚的村庄,灯火通明,一派繁荣景象;在污水处理方面,在全村地势最低处,即村西南角路边绿化带内,新建村级埋地式污水处理站一处,将全村明沟排出的生活污水以及新建住宅区排出的污水统一进行净化处理,使之达到国家二级A类排放标准后,向南排至解村小河内,从而彻底解决河道的污染问题,目前,投资100多万元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这在全区乃至全市农村也是首屈一指。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集中走向分散,农民思想观念由闭塞走向开放,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引发的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态文明建设不但成为农村建设的必要部分,而且内容更加丰富,难度也进一步加大。莱山街道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要求,深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在生态新农村建设实践中,莱山街道按照"新理念、新建筑、新产业、新设施、新管理"的思路,打造生态宜居新农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东沟、南村、解村、山南周、官庄、千金,一个个生态宜居的新村庄,如明珠般闪耀在莱山街道的地图之上。

多项民生福利齐上,打造文明乡村

如今,在莱山街道,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乡村文化也“火”了起来,这主要得益于近年来莱山街道实施的“乡村文明行动”。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们学习、休闲、娱乐的固定场所。在农村,因为盖房、赡养老人等问题,邻里甚至亲属之间都可能产生纠纷,这成为影响农村文明和谐的不安定因素。传统的干部调解、乡邻说和是化解各类矛盾的主要手段,而在莱山街道,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人们在锣鼓喧天中敞开心扉,在唱唱跳跳中打开心结,潜移默化中将矛盾化于无形,是解决村居和邻里之间矛盾的主要方式。

正是看重文化活动在推动文明、促进和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莱山街道设立文化专项奖补资金,重点扶持村级文化队伍建设,用于鼓励和支持各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引导各村完善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如今,街道23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大院和文化娱乐队伍,成立了20支业余文化剧团,成员达400多人,他们协助文化主管部门、街道文化站开展活动,把身边人身边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新风传播到每一个家庭。

围绕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莱山街道也不断加大民生工程力度。今年完成了初级中学、官庄小学操场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开展村居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加快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积极开展新农合扩面工作,确保村民参合率达到100%;同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确保村民100%的参保率;针对就业困难人员和失地居民,街道组织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培训再就业工程,努力提高群众收入。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完成政府大街东延工程及清莱路改造工程征迁工作;对东院线街道驻地路段进行大修,改善驻地整体环境;完善辖区水、电、热、气等设施建设,加快街道供热站建设,力争2014年开工并投入使用。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烟乳线两侧绿化的基础上,投资100余万元在烟乳线官庄段建设1000米的仿古式景观墙,改变官庄段脏乱差现象;投资70万元对政府大街门头牌匾统一进行更换;投资200万元对政府大街西河道进行浆砌加盖;加大执法力度,对辖区内违法占地及违章建筑进行强有力的打击,并配合相关执法部门对一些体量大、影响坏的违建进行依法强制拆除。

新闻推荐

“师父”任韶华:一路走一路感动

任韶华的父亲喜欢艺术,比如在滑石上刻个字呀,木板上烫个画呀,自小受父亲艺术气质熏陶的任韶华,也爱上了艺术。学画画,搞摄影,而且都做得有模有样。1978年,在他工作的第二年...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昔日乡村变身商贸生态小镇, 莱山街道响应莱山生态新城建设部署实现华丽转变)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