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家书、一张笑脸、一对窗花,满载着孩子的心愿,插上快乐的翅膀,飞到亲人身边送上最特别的2014年元旦礼物。昨日,由烟台晚报和市青少年宫、芝罘区黄务小学联合主办的“给亲人写信送最美笑容”烟台市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及留守儿童公益活动在青少年宫举办。摄影师志愿者们现场为来自黄务小学的16名孩子拍摄了生活照片,孩子们为在远方的父母写去了家书,毓璜顶小学的10名晚报小记者与大记者一起参与记录这感人的一刻。
和姥姥留守6年,9岁女童只想父母早点回家
“爸爸妈妈:你们什么时间回来啊?我好想你们!你们不用再寄钱回来了,也不用再给我买衣服了,我和姥姥啥也不缺,我只希望你们早点回来……”这是9岁女孩于瞳写给在韩国工作父母的家书。
于瞳的父母在她3岁时就出国打工了,6年里她一直由61岁的姥姥抚养。于瞳的姥姥告诉记者,因为工作忙,于瞳的爸爸妈妈一年最多回来一两次,孩子常常想父母想到哭,通电话时常说不要钱,只希望父母能回来陪陪她。“孩子来参加这个活动的时候很开心,虽然她理解不到很深的道理,但知道可以让妈妈看到自己的照片。”
昨天,16名来自黄务小学的留守儿童来到市青少年宫参加活动。这16名孩子中,有的从小跟随父母远赴他乡,有的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由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有的父母在外省乃至国外工作,他们的健康成长令人担忧。“这群特殊的孩子从小缺乏关爱与陪伴,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亟需广大社会力量的关注。”青少年宫科体部潘部长告诉记者,这次公益活动的出发点就是关爱外来务工子女和空巢儿童,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并搭建桥梁让孩子们跟父母沟通感情。
剪窗花拍生活瞬间,寄给远方父母做新年礼物
在少年宫三楼体验中心,兼职老师认真地指导孩子们剪窗花,一对对红彤彤的窗花很快在孩子们的手中拥有了活力。毓璜顶小学二年级的10名晚报小记者和这些孩子们一起跟剪纸老师学习剪窗花。很快,小记者们跟黄务小学的孩子们就在活动中成为了朋友。“我觉得小记者可以提自己的问题,说自己的话,我喜欢跟他们交朋友,欢迎他们也成为小记者。”小记者唐梓轩在现场告诉记者。
在现场,科信摄影俱乐部、大象摄影俱乐部的16名摄影师志愿者们,将孩子们参加活动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记录下来。摄影师志愿者肖锡庆告诉记者:12月17日,他们就曾到访过黄务小学,将孩子们日常学习的瞬间记录了下来。这次来“给亲人写信送最美笑容”公益活动现场,对孩子们进行全程跟拍,孩子们就可以在生活、学习、参加活动的照片上写下自己的思念与愿望,并邮寄给远方的父母,这是最好的新年礼物。
给亲人写信送最美笑容,关爱活动还将继续
黄务小学骆晓琴校长告诉记者:这次公益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体会到了社会的关爱,也增长了孩子们的见识。学校非常支持这样的公益活动,针对这次活动专门在全校开展主题班会,指导孩子亲手给远方亲人写封家书,表达自己的思念和新年祝福。
活动现场,黄务小学的学生代表现场发表了感言,孩子们把16张幸福的笑脸贴在了活动喷绘的花朵上,并写下自己的愿望贴在照片旁,这一幕让所有在场的人都为之感动。随后,在与小记者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将信封装订好,每一位孩子的信都将被邮寄到亲人手中。青少年科体部潘部长还为孩子赠送了学习用品,鼓励他们在今后好好学习,回报社会。
烟台晚报小记者部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积极,希望把自己最开心最美的一面呈现给自己的父母,从这一点表现出孩子们对父母关爱的渴望。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给了我们很大信心,对弱势儿童的关注是我们的职责,我们会用爱心去关心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儿童。”本报将和少年宫及各摄影协会,继续到各县市区举办公益爱心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9月23日,烟台桂涛骨科医院接诊了一位因误服激素止痛药,导致两侧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整个手术过程仅用一个多小时,现已康复。误服激素药...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