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卡类产品因“禁令”遇寒冬
昨日,记者走访烟台市三站批发市场发现,尽管2014年的各种新颖的贺卡、挂历、台历都琳琅满目地摆在显眼位置,却很少有人光顾,门前颇为冷清,与往年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往年这个时候,生意好的话一天可以下几千本订单,有时候忙得饭都顾不上吃,今年却非常清闲。”昨日,三站壹加壹文化用品批发商钟亮华告诉记者,往年12月这个时候是挂历、台历、贺卡销售最火爆的时间,前来购买贺卡、挂历的普通市民不少,一些单位的大批订单更多,不少单位一订就是五六千份挂历,贺卡、台历更是以单位订制为主。今年,他提前减少了业务量,不像往年提前进货,只是接收到大笔订单后再由厂家发货,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销量下滑明显。
钟亮华坦言,今年一些合作了多年的老客户取消了购买计划。以往是单位订单占大头,今年到现在也没接到单位来订的,反而要靠着零售散户了。以目前的形势来看,预计今年的销量比去年总体要下降至少50%以上。
机关事业单位取消订制省费用
“去年这个时候,我收到了10多张贺卡、明信片,但今年明显不一样,到现在我没有收到一张贺卡。”昨日,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孙丽告诉记者。和孙丽一样,不少人都感受到今年贺年卡少了。
记者采访发现,今年高档的台历挂历也不多见,批发价格近百元的木质台历几乎绝迹,30元以上的挂历也少有人问津,目前主要是私营企业和零售户成为消费主体。昨日,烟台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陈女士透露,去年该单位订制了5000份挂历用于干部职工礼品发送,耗资大约3万元,而今年全部取消。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今年机关事业单位纷纷取消礼节性的挂历、贺卡业务,甚至有国企单位也取消了对联、福字等订制。不少机关事业单位表示,以往贺卡和明信片公款浪费严重,很多没有拆封就扔进垃圾箱,这一禁令省下不少费用。
业务暴跌促相关领域转型
刘先生是烟台市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员,主要负责公司的印刷业务。据他称,往年年底是台历、贺卡的印刷高峰,一些小订单基本不理睬。去年的这个时候公司已经下了将近50万元的订单,而现在公司只有10万元不到,多小的订单他们也会接下。“今后的贺卡业务如何做,已成为这个行业的难题。”刘先生表示,据他所知,很多广告公司正在招兵买马,招收好的创意和优秀的技术人员,结合公司自身的优势推出电子台历、电子贺卡,争取由卖实物转向卖创意,通过技术拓宽业务。“虽然贺卡业务受到影响,但我们将加大日常贺卡和非贺卡业务的策划营销力度,通过调整业务结构,加快其他业务的发展来弥补损失。”刘先生表示。
新闻推荐
———关注白石区片改造系列评论之十九关注白石区片改造昨天新闻中报道白石区片改造项目房屋征收指挥部与南开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到已搬迁的老居...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