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芦琳)近日,国家放开“单独两孩”的政策引起广泛关注,也成为市民热议话题。“既然符合条件,现在可以准备怀孕了吗?”“生育两孩的高龄产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单独两孩”新政下来,很多妈妈都迫不及待地咨询相关事宜。对于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昨日采访了市人口计生委的相关负责人。
“单独夫妻”想生两孩需待修改条例
市民宋女士说:“我是独生子女,丈夫有弟弟,现在单独可以生两孩,真是太好了。既然国家都表示单独可以生两孩了,我现在可以准备怀孕了吗?”
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央下达新政策,各地需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条例。山东省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需要省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委会修改相关法律法规或作出规定后,才能确定具体实施时间。也就是说,当省里明确规定允许单独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后,大家才可以按程序申请再生育。烟台市将按照全省统一规定的时间要求实施。
一直想要两孩的35岁市民刘先生认为,国家此次放开“单独两孩”政策,要赶紧生。否则,晚几年可能又不让生了。对此,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单独两孩\’政策制定以后是个长期的政策,不要着急抢生,应该选择一个更具备条件、更适合自己生育的时间安排迎接自己的小宝宝。”
市人口计生委相关负责人强调,目前,在省里规定出台之前,大家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禁抢生,在具体政策依法出台之前生育的,按照现有条例仍认定为违法生育,将按照法律法规予以处罚。在山东省具体政策出台前,大家没必要抢生。
七成夫妻抚养压力大不愿生两孩
符合“两孩”条件的家庭为何对两孩生育政策不感冒?经调查,符合两孩条件的只有三成家庭表示想再生,七成家庭都认为抚养孩子开销太大,影响生活质量,加上现在社会竞争激烈,怕影响事业发展,因此不想再生育。甚至,不少单身青年受生存压力影响,干脆选择不生育或推迟生育。
“国家放开‘单独两孩\’政策您还想再生一个吗?”记者昨日采访了十几位市民,只有三成的市民表示愿意生,七成的市民表示现在生活压力比较大,尽管政策允许也不太想生。市民李静表示,独生子女童年太孤单,如果下一代的孩子能够和兄弟姐妹一起长大,应该会对他们的成长大有益处。然而,市民黄斐却表示出了对将来压力的担忧。在物价飞涨的年代,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尚且不易,更何况好几个孩子。
记者了解到,受中国的传统观念“养儿防老”的影响,以及越来越多失独家庭的负面影响,有一部分人想生两个孩子。但对很多市民来说,两个孩子就是奢侈品,孩子的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以及其他成本,让很多夫妻望而却步。
业内人士认为,“单独两孩”从政策上终止了“4-2-1”的家庭结构,虽然有利于家庭经济社会功能的发挥,有利于提高家庭的抗风险能力,但还是要看夫妻双方经济能力是否允许,还是应量力而行。
高龄产妇分娩需经产前诊断
据记者调查,港城第一批独生子女,今年已经35岁左右。“单独两孩”政策放开后,他们和自己的伴侣有了生“两孩”的机会。但一个尴尬的情况是:不少符合条件的妈妈们虽跃跃欲试,但因为已经进入了高危妊娠行列,她们对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有些担心。生育两孩的高龄产妇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备孕时是否比正常产妇有更多注意细节?记者采访了市妇幼保健院的专家。烟台市妇幼保健院专家表示,一般来说,大龄妇女想要再怀孕,夫妻双方最好先做全身体检,然后进行生殖体检,再接受孕期评估和指导。如果第一胎是剖宫产,怀第二胎的时候,女性要多做几次产检,请医生关注子宫和胎儿状况,一有出血、腹痛等情况要立即到医院。
另外,保证充足睡眠是提高免疫力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孕期保健同样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要尽可能地避免环境中有害因素,以免损及胎儿。孕妇接触化学药物、感染病毒等也很有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先天畸形或异常。特别是孕期头三个月内一定要注意避免孕期感染,要防止风疹、腮腺炎、流感等病毒感染,否则会大大增加胎儿畸形的发生率。
市民李颖第一胎是剖宫产,她关心的是第二胎也得剖吗?专家说,理论上不是这样的,只要子宫之前恢复得好、胎儿体重控制得好,产妇完全可以自然分娩。另外,专家表示,对那些有意生二胎的年轻人来说,二胎最好与头胎间隔2年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张怡实习生于禛祎)2013年12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于12月26日至29日进行。烟台市共报考47138人、130512科次;其中正考考生33578人、11681...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