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车免费为30余名市民检测
12月1日上午,一辆疾控中心现场检测车停放在市中心文化广场。上午8点多,负责抽血的医务人员说,通常这种大型公开的咨询活动,来检测的人比较少,主要是有顾虑。
“很多人担心,如果坐下来检测,会不会被人怀疑自己存在高危行为,有可能感染了艾滋。”医务人员说。不过,上午8时30分,一名小伙子坐了下来。“这个检测是免费的吗?需要抽多少血?”小伙子姓王,在烟台打工。“反正是免费的,我只是想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王先生坦然地说。
“这个主要是通过验血来检测是否感染,今天检测完,周三就能知道结果。”检测车上的工作人员介绍:“一上午的时间,大约有30名检测者。”
对很多咨询者关心的抽血前的注意事项,工作人员解释,艾滋病抗体检测抽血没有空腹、忌食油腻、辛辣食品等禁忌。
现场发放优质安全套6000余个
“我们现场发放安全套,就是让市民有使用优质安全套的意识,而且一定要选用具有3C标识的产品。”烟台康健医疗保健有限公司负责人李中表示。记者现场看到,在发放安全套时,很多市民不再羞羞答答,市民刘大爷一下拿了5个。现场总共发放了6000余个安全套。
医务人员介绍,安全套可以起到防范疾病传播和感染的效果。然而,部分存在质量问题的安全套充斥市场,威胁着市民健康。
宣传现场,市民方先生说:“我曾在一家保健品店花25元钱买了一盒杜蕾斯,在使用时发现安全套漏了。后来仔细一查看,发现原来买了假货。”
“彩虹工作组”佩戴红丝带宣传防艾
作为一名男性防艾志愿者,眩眩从2005年组建“彩虹工作组”,今年已经是成立第8个年头。“一方面少一点歧视,另一方面要让大家引起警觉,要做好有效的预防,预防好的话就没有感染的风险。”活动现场,眩眩告诉记者。记者了解到,市疾控中心还向市民免费发放了印有咨询电话和宣传知识的环保购物袋、安全套。活动现场,通过专家面对面咨询义诊、宣传刊板展出、宣传资料发放、驻烟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演出文艺节目、有奖知识问答及过期安全套兑换等形式,向过往群众宣传了艾滋病防治知识。
烟台红丝带的历程
2002年,烟台市成立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6月,正式开通艾滋病“红丝带”咨询热线。
2003年12月1日,作为烟台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的主会场,文化广场上首次悬挂出安全套公益广告横幅。
2004年,安全套进校园。
2005年,在大型宾馆、娱乐场所安装售套机,摆放安全套和防艾资料。
2006年,防艾宣传进工地;烟台首辆艾滋病免费检测车驶入烟大。
2006年12月23日,烟台晚报、市疾控、烟台康健联合组建烟台首支防艾志愿者组织“晚报红丝带”。
2007年,烟台晚报把安全套玫瑰升级为“防艾玫瑰”,新名词“防艾玫瑰”诞生,并被全国效仿。
新闻推荐
平安烟台是老百姓的和谐家园, ———烟台市再夺全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秀城市“长安杯”(下)
YMG记者李珑通讯员政法委六连冠,是对一座城市平安指数最高的褒奖。荣誉的光环之下,是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这变化发生于无形之间,发生于你我身边,它看不清摸不着,...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