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寒假后的一个周,初中生琪琪还在补习功课,每天早晨,妈妈送她去补习,中午接回家吃饭,下午再去。琪琪读初四,是即将到来的中考大潮中的一员。
琪琪似乎也习惯了这种方式。不过,一方面听从老师和家长的安排,一方面她有自己的追求和坚持。琪琪酷爱写作,每天都要弹钢琴,还自己谱曲,也喜欢追星。笔者曾和琪琪深入交谈过,她博闻强记,喜欢看书读报,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新闻里,她总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发表出自己的观点。老师对琪琪家长说,你家孩子就喜欢结交朋友,其它班级的同学没有不认识她的。琪琪说我就有这一特长,很快就能和人打成一片,包括初次见面的老师,很容易找到和对方沟通的话题。
这是一种能力,可惜的是,这种能力在许多老师眼里就是“不务正业”。在一次家长会上,琪琪妈妈曾想拿出琪琪写过的作品让老师简单点评,可老师的一句“不要展示和做题、考试无关的内容”,硬生生给挡回去了。
就在笔者为琪琪抱屈的时候,传来几则好消息:
2013年年底,南京的一些小学到了期末不再评三好生,而是要根据一学期下来自己挣得的“积分卡”兑换的“嘉奖令”来获得奖励,准备逐步取代固有的三好生评选;做游戏、整理书包、讲故事都成为考试内容……武汉、沈阳等地的多所小学低年级期末考试纷纷尝试取消或降低笔试分数,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而烟台很多小学期末评奖也是根据平时获得的“果子”多少,所谓“果子”就是苹果小贴画,不光是根据学习发的,在校任何方面表现好都会得到;
四川高考改革将配套招生录取改革,未来将建立“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录取模式。配套这一改革,四川省将逐步完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并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办法。有专家表示,这种多元评价方式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有助于其全面发展,但进一步推广还需与中高考改革等配套进行。许多学校的负责人表示,学校希望通过改革创新建立起一种立体的评价体系,使老师和家长对于孩子的关注从单一的成绩到身体素质、思想意识、审美情感和劳动习惯等多个方面。
消息说,四川省的高考改革具体实施方案,力争2017年推广实施,2020年前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看来真正做到不再一考定终身,还需要时间。不过看到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对孩子们的新的评价体系,这是一个可喜可贺的现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琪琪们”能够从自己任何一方面的优秀中得到自信,而不再仅仅为了考试而受补习之苦。
新闻推荐
年三十降温正月初一回暖, 近期气温忽高忽低易感冒,注意及时增减衣物
本报讯(YMG记者徐鲲)今天挺暖和,明日要降温,后天再次升温……春节前这段时间,冷暖空气不停地“博弈”,烟台的气温也忽高忽低,这让感冒病菌有了可乘之机。气象部门...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