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和19日,由烟台晚报联手96110举办的“老于帮办进社区”活动第94站、第95站分别来到向阳街道友谊街社区和毓璜顶街道大海阳社区,“老于帮办”栏目记者、96110工作人员和96110“城市服务联盟”成员单位的代表们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倾听居民的烦心事。在两次的活动中,累计接待市民109人次,目前7成以上问题得到解决。
为了讨工钱,木匠跨区来求助
1月12日上午,虽然天气很冷,活动场地设在室外,但仍有很多热心读者来到现场,其中有不少是芝罘区以外的市民。初先生家住高新区,当天他特意坐公交车来到现场,找“老于”诉说自己遇到的烦心事。
初先生擅长木匠活,还会水暖改造,经常帮人做室内装修的工程。今年7月份,经朋友介绍,初先生在黄务小区找到了一份室内装修的工程。该工程总计一万多元,在施工过程中,装饰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先后两次共给了他6000多元的工程款,但还有4000多元一直没有结清。眼看就要过春节了,初先生希望对方能尽快结算。初先生告诉记者,每次他去要钱时,装饰公司负责人答应得都挺痛快,总是让他过两天再结算,就这样一直拖了将近半年时间。他希望通过“老于”帮自己尽快讨回工钱。
接到初先生求助后,记者于当天下午联系了该装饰公司项目经理周先生。周先生解释,他们确实请初先生装修过,但他在施工过程中,曾出现过一点质量问题,他们通知初先生维修时,他正在别的工地干活,没有及时赶回来处理。虽然后来初先生按要求做了修改,但还是延误了十多天的工期,房主当时很有意见。周先生表示,这事经过反复解释,最后才得到了房主的谅解。虽初先生也有一定过错,但公司并不会因此而克扣他的工程款,他们会尽快联系初先生结算这笔工程款,保证让初先生在一周之内拿到这笔钱。
1月18日下午,初先生给栏目记者打来电话,向“老于帮办”表示感谢,他告诉记者,当天上午周先生已经将剩余的4100元工程款全部结清。
父亲去世5年,女儿无法继承房产
老父亲去世了,留下了一套住房,作为老人的独生女儿,是该房产的唯一合法继承人,但5年过去了,相关手续却迟迟无法办理。1月19日上午,家住大海阳路的王女士来到现场,向“老于”求助。
2008年1月,王女士98岁的老父亲不幸病逝。老人病逝后,留下了一套三居室房产。父亲去世一年后,王女士开始找相关部门,希望办理该房产的继承手续,但5年过去了,该房产至今还在去世的老父亲名下。
王女士告诉记者,她是老人唯一的女儿,她的母亲早在20多年前就已病故。母亲去世后,父亲一直单身,后来老人就跟她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她是这套住房的唯一合法继承人。“这些年,该跑的地方我都跑遍了,相关证明开了一大堆,但就是无法办理公证。这么点儿事怎么就这么难呢?谁能告诉我,我到底该怎么办?!”王女士感到很无奈。
由于当天是休息日,记者跟王女士约好,本周晚些时候陪她一起去找律师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并去公证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老房年久失修,居民期盼“平改坡”
老房子年久失修,房顶漏雨严重,想给房子加个顶,又担心成为“违章建筑”。1月19日上午,家住胜利路的王女士希望通过媒体呼吁有关部门,尽早帮她家修缮一下房顶,彻底解决漏雨之苦。
王女士家住胜利路付2-5单元,她家的房顶从几年前就开始漏水,现在越来越严重了。为了修房,她和家人找过不少人,想了很多办法,钱也没少花,但一到雨雪天屋顶照样漏水。王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一到雨天,她就要把家里所有的脸盆、水桶都用上,现在家里的房顶和墙面被水冲得一道道斑痕,而且经常掉渣渣。无奈之下,她只好找一些白纸糊在墙上。
王女士说,为了彻底杜绝漏水之苦,她和家人曾经想在房顶上加个“盖子”,但这样做又担心成了“违法建筑”。王女士说,现在市区大部分的居民小区都对老房子进行了“平改坡”改造,她希望有关部门能为附近的居民也考虑一下,尽早进行“平改坡”,解决她家的漏水之苦。
在最近两期活动中,“老于”累计接待求助市民109人次。市民提出的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有7成以上得到解决。其他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YMG记者正在抓紧联系各相关部门,争取早日给读者一个满意的答复。如果您希望“老于”来到您所在的社区,可以拨打96110联系。
新闻推荐
2013年用公积金买房户增4成, 77万职工一年缴纳公积金近50亿元
本报讯(YMG记者方春明)随着住房公积金归集规模不断扩大,烟台公积金管理中心加大住房公积金归集力度,优化贷款提取政策,2013年全年公积金归集额接近50亿元,全市当...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