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丛晓波
如果评选两会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民生可谓首当其冲。
一些代表、委员深入基层调研走访,提出很多代表社情民意的提案和建议,内容涉及衣食住行、柴米油盐诸多方面,为政府决策提供了详实材料和依据。而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今年民生方面的工作安排,也是面面俱到,无微不至。总体要求是以人民幸福为最终指向,按照保住基本、突出重点、完善制度的原则,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创新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一言以蔽之,民生大戏,唱得更响亮。
民生工作点多面广,千头万绪,很多时候,要做好不仅仅是钱的事,更需要责任心和耐心。近年来,烟台市在民生方面的投入和努力,成绩斐然,有目共睹。如越来越多的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小学免费午餐、免费校服的逐渐普及;低保户、困难残疾人相关补助逐年提升等等。去年很有代表性,烟台市公共财政预算民生支出增长15%,各级政府承诺的为民服务实事全部完成。知易行难。民生工作熠熠生辉的背后,凝结着政府拳拳爱民之心,这也激发了政府越做越多、越做越好的信心和力量。
今年,烟台市民生和社会保障方面安排3.04亿元资金,在教育、医疗、健身等方面重点发力。如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推进公办学校标准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确保校舍安全、校园安全、校车安全和学生饮食安全。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增248个村卫生室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推进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持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新建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00处、农村幸福院150处,新增机构养老床位3000张以上。实施三房合一、租补分离的住房保障模式,筹建保障房2000套,完成棚户区改造1.2万户等等。就连举国关注的“单独二胎”政策,也明确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让广大符合条件的夫妇吃下一颗“定心丸”。所有这些民生福祉,让广大市民提前感受到了马年日子的红火和温馨。
民生工作的优劣,决定着一座城市的幸福指数,体现了政府的执政智慧。新一年的民生大戏帷幕,正在徐徐拉开。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政府工作报告》中制定的民生目标和任务,必将顺利完成,烟台百姓安居乐业,畅享幸福。
新闻推荐
关于同意王军等同志辞去市政协十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的决定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烟台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决定:同意王军、边佩全、刘峰、纪华芹、宋向阳、秦英、隋子林7位同志由于工作变动等原因,辞去政协第...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