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万事,民生为重。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用超过两页的篇幅勾勒出了烟台的民生蓝图。报告中提出,烟台将统筹做好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社会事业创新发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美好的前景,令与会代表、委员备受鼓舞。连日来,大家围绕加强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开展讨论、建言献策。
繁荣社会事业190余万烟台人签约家庭医生
特写镜头
昨日上午,在芝罘区上夼西社区卫生服务站,记者刚好碰到站长衣晓宏、社区大夫刘美霞要到辖区居民王国振的家中进行随访。
王国振今年60岁,2010年2月患上了脑血栓,住院治疗之后,医生嘱咐其在家休养。妻子姜美华患有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老两口都是慢性病人,需要经常有人照顾,便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协议。“前段时间,我半夜突然发高烧,心慌气短,服务站的大夫骑着摩托车不用十分钟就来了。”王国振说。除了治病之外,家庭医生还负责他和妻子的日常保健。自从有了家庭医生,他的脑血栓再也没犯,老伴的慢性病也有了很好的控制。
打个电话就能上门,有个头疼脑热在家就能治疗。烟台“家庭医生”启动以来,已经有205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了家庭医生式服务,签约服务65.12万户,签约人口194.53万人,签约率达63.49%。
代表委员热议
卫生、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与百姓幸福息息相关。进一步繁荣社会事业,让百姓更多更好地共享发展成果,是代表、委员们的共同心声。“家庭医生的签约率反映了烟台市公共卫生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委员裴静芳是毓璜顶医院的体检中心主任,她认为政府应加大对百姓前期防病的投入,对疾病能够做到早预防、早知道、早治疗,这样不仅花钱少,效果也十分显著。她说:“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整个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力度,使老百姓真正受益,真正从根本上来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在代表尹桂瓒看来,提高公共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还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完成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性目标,鼓励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打造品牌学校和名牌专业,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各类教育。
提升保障水平创业者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至10万
特写镜头
9日上午,在芝罘区北大西街一家服装店内,店主赵欣然正一边向顾客介绍衣服的材质,一边麻利地为顾客找来搭配衣服的所需配饰,忙得不亦乐乎。“去年年初,我筹钱开了这个小店,生意做得还不错。”赵欣然告诉记者,今年8月,她正为没钱进购新款服装一筹莫展时,朋友推荐她办理了市里的小额担保贷款以解燃眉之急。“不到两个周,5万元的小额贷款就办下来了。”赵欣然说,申请到小额担保贷款后,她便安下心来经营店面。事情进展得很顺利,现在每个月比过去多赚一万多块。目前,赵欣然正计划着扩大店面,雇用几个下岗工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我在报纸上看到,今年山东省各类创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将统一提高到10万元,符合条件的小企业小额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到300万元。”赵欣然表示,今后一定会有更多的烟台人圆了创业梦。
代表委员热议
就业是民生之本。“烟台市应努力让广大市民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代表魏金陵认为,过去几年,烟台通过完善就业政策,就业机制越发灵活,就业渠道越来越多。眼下,统筹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已在烟台市基本形成,市民不仅可以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间流动就业,还可以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而农民进城就业也破除了户籍门槛和限制政策,并在全国率先将农民工纳入失业保险范围。烟台市城市就业服务网络和劳动力市场正逐步延伸到农村,城乡居民就业之路正越走越宽。
改善民生,必须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在委员彭城瑶看来,烟台市应努力让广大市民拥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抓好各类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标准。
实现居者有其屋,是烟台市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大重点。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烟台市应实施“三房合一、租补分离”的住房保障模式,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逐步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
维护和谐稳定全省第一套移动警务系统在烟启用
特写镜头
前几天,河北游客刘少林带着家人在莱山区游玩时突然发现,自己2岁的女儿不见了。情急之下,刘少林拦下一辆莱山公安分局的巡逻车。
了解了情况后,执勤民警立即打开移动警务系统中的微信通讯功能,将刘少林钱包里一张女儿照片翻拍,再将这条讯息通过指挥中心转发到全区所有街面巡逻民警的手机微信中。半个小时后,在黄海明珠附近的一处小树林,执勤民警顺利找到刘少林的女儿。记者从莱山公安分局了解到,去年11月初,全省第一套移动警务系统在莱山公安分局一线民警中全面投入使用,该系统包含“移动警情处置”、“实时核查比对”、“警务微信通讯”等六大功能,不仅可以让民警更快捷、更高效地服务辖区群众,还能更准确、更及时地打击违法犯罪。
代表委员热议
稳定方能安民。百姓生活幸福,和谐稳定是根本保障。近年来,烟台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在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巩固和发展这些来之不易的成果,为烟台市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是代表、委员们广泛关注的话题。
代表贺建国说,要努力让广大市民拥有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三城联创”,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推进全国法治城市创建工作。
委员牟岩认为,维护社会稳定还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构建高效管控体系,提高食品药品安全水平;推进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增强气象、地震等监测预警能力,提高防灾救灾减灾水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程凤通讯员宫连杰)昨日,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烟台调查队获知,2013年12月烟台市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9%,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6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水平持...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