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云全通讯员郝苗)记者昨天从芝罘区文新局了解到,去年,在全区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强化文化市场管理,我区文化工作亮点频现。
邀请知名学者专家开设文化大课堂
区文新局秉承以优秀的文化品牌凝聚合力,激发活力的宗旨,组织开展了“艺苑献萃”文化艺术人才服务基层行动、“美丽芝罘·欢乐万家”民间文艺团队表演活动、“社区美术、书法、摄影展”、“烟台合唱大奖赛”、“芝罘大舞台”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全年组织各类文化活动500余场,免费为社区放映电影2000余场次。扶持民间文艺团队发展,设立芝罘大舞台,举办芝罘根艺书画作品展、芝罘区京剧茶座、民间文艺团队展演30余场次。开设芝罘文化大课堂,组建讲师团,邀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国学与管理研究所所长于江山教授、原中国书法协会书法教育发展部主任孙忠良老师、烟台书画研究院院长张德政老师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开展国学教育、艺术赏析等文化讲座,设置芝罘往事、红色记忆、经典导读、艺术赏析、心灵家园、文化养生等板块,培训人员5万人次以上。开展民间文艺团队和基层文艺骨干的培训辅导活动,安排文化辅导员深入到基层社区帮助辅导文艺节目300余次。
6家农家书屋配备E农移动影库
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区文新局完成文化馆、图书馆的升级改造工作,建成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的现代化馆舍,改造后的图书馆馆舍面积可达1600平方米,文化馆馆舍面积可达2000平方米,将更高效地服务于群众文化生活。做好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文化活动室的建设与配套,为街道配备图书、音像制品15000册(套)及电子琴等器材,为6家农家书屋购买了E农移动影库,并争取到20套农家书屋数字化升级设备。
创新文化工作形式,打造由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参与合作模式”,开拓发展民间文化阵地,与烟台山文苑合作,开展各类讲座、培训40余场次,组织书画、根艺展览10余场;与天天渔港合作,开启丹桂小舞台,每周举办京剧茶座,进一步丰富文化服务体系内容。
争取扶持资金近5000万
区文新局发挥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国家级广告示范产业园区”的扶持示范作用,向上争取相关扶持,推动制定了《关于支持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开展国家广告产业园区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快烟台广告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扶持政策》,申报了各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20多个,目前已确认到位的扶持资金近5000万,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重点引进业界知名度高的龙头企业。引进国家最高检《法制频道》制作运营中心、杭州时光坐标、北京每日视界、点石投资等多个年营业额在1000万以上的大型创意企业;吸引了日本大家文化、美国巨人工业仿真制作等5家外资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园区共有入驻企业超过120家,注册资本近2亿元,相关从业人员近1500人,创意制作相关投资总额近4亿元。
在推动楼宇载体建设的同时,完善公共平台建设,根据企业需要对现有数码快印、集群渲染二期、摄影棚、文化创意产业网等服务平台进行改扩建和完善,力求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配套、技术服务。
建立全天候监控平台
区文新局建立24小时技术监控平台,实现与公安局网吧监控平台的同步运行,对全区网吧实施网上实时监控。重点查处网吧经营场所接纳未成年人、超时经营等各种违法经营行为,为保护知识产权、实现文明上网提供了可靠技术手段。
按照“高标准、严要求、不打折扣、不留死角”的原则,在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5+2”、“白+黑”,划分区域,分片分包,加强对重点对象、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治理力度,开展集中排查行动、夜查行动、突击检查行动和明察暗访行动,有效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以“扫黄打非”、治理校园周边环境和网吧寒暑假专项整治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整顿治理行动,去年,共捣毁储运淫秽音像制品窝点4个,收缴非法音像制品(光盘)等共计8000余盘、盗版图书3000余册。
新闻推荐
“将妇女名字写入土地权证”, 政协委员宫艳呼吁采取切实措施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权益
YMG记者赖皓阳保障农村妇女权益,是政协委员两会期间讨论的一个重要话题。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宫艳带来一份妇联集体提案———保障烟台市农村妇女土地权益,明...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