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小麦之父”坚守育种30年, 姜鸿明:后半生还要在试验田继续播种

来源:烟台晚报 2014-02-13 15: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YMG记者王梓蓉)姜鸿明,博士,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小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烟台市杰出人才奖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从事小麦育种工作30年。

“让天下人吃饱饭是一生心愿”

“远看像农民,近看更像农民,仔细一问是搞小麦育种的。”这是一直以来同事们对姜鸿明的评价。身高1.7米,体重45公斤,看上去很“骨感”,这就是我们的“小麦之父”姜鸿明。“由他培育成的‘烟农\’系列小麦新品种在全国累计推广3亿亩。”由姜鸿明亲手培育的小麦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160亿元,保障了我国粮食安全,为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

“让天下人吃上饱饭是我一生的心愿。”夏季忙时,他一天能在麦田里待上14个小时,一年中至少有5个月在麦田里躬身科研。把人生都耗在麦田里,说的就是姜鸿明对麦田的“钟情”。

“心里小麦比孩子还要珍贵”

“心里只有小麦,小麦比孩子还珍贵。”1983年毕业参加工作,1985年姜鸿明结婚了,三年后,有了可爱的女儿慧慧。但是每次提起孩子,姜鸿明的眼睛红了。

他低声说,女儿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坚强,目前正在北京邮电大学硕博连读,这是他身为父亲最感欣慰的。为什么独立?又为什么坚强?妻子姜红诉说起来满是辛酸。这么多年来,她对姜鸿明一直是又怨又爱,从开始,到现在。

姜鸿明告诉记者,孩子小的时候他一心扑在工作上,孩子的学习从未辅导过。有时姜鸿明出差几天,回来不进家门就一头扎进麦田,姜红都不知道丈夫行踪,打电话一问才知道“回来了,在麦田里”。

“愿这辈子都守在麦田里”

“青春无悔,愿意一辈子守在麦田里。”姜鸿明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的确对老婆、女儿有所亏欠,但作为农科院职工的家人,这样的结果每个人都会选择默默承受。

他选育的抗旱、广适性小麦“烟农21号”,正在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这些年,“烟农”系列小麦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3亿亩,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160多亿元,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作出了突出贡献。献身事业、矢志不渝,面对众人惊讶的目光,他说育种是自己一生的选择,后半生他要在农科院的小麦试验田继续播种,为了大地的丰收默默奉献。

新闻推荐

烟台市将引进两所国内外知名医院, 放宽社会资本办医准入门槛,鼓励参与公立医院改制

YMG记者于明君通讯员仪明刚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烟台市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办医的准入门槛,三年内将引进2所国内外知名医院落户烟台,鼓励社会资本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小麦之父”坚守育种30年, 姜鸿明:后半生还要在试验田继续播种)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