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莱山来说,是城市建设大步迈进,现代莱山加速崛起的一年,全区上下深入实施“全域城市化、全域生态化”和“北部都市化、南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莱山展现出更加靓丽的姿态,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今年,莱山区将继续把握“发展、稳定”两大要务,将“管理、服务、协调、创新”四种意识融入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坚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统筹城市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加速全域城市化进程,开启现代都市建设的新征程。
以重点项目为载体,加快全域路网建设
交通路网是城市的命脉,也是做优城市发展空间的强力引擎。作为硬环境建设的“重头戏”,莱山区将路网建设、做优发展空间有机结合,全面唱响“交通建设”交响曲,促进整个莱山区驶入城市建设的“快车道”。为尽快完善全区路网,充分发挥道路的基础设施及其衍生作用,优化全区发展空间,2013年,莱山区大力推进多条道路建设,新建道路里程约8.7公里,续建道路里程约9.0公里,累计投资5.5亿元,构筑起便捷顺畅、四通八达的城区路网,向全域路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北部路网中的桐林路东延等5条道路,以及南部路网中的桂山路等6条道路均已实现通车,为沿途的滨海国际社区、核电产业园、胶东文化广场、新世界百货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坚实的硬件保障。一条条“康庄大道”的铺就,不仅方便了周边市民的出行和生活,更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借路腾飞”。
今年,莱山区将承接2013年建设道路里程18公里的良好发展势头,继续发挥“五加二”、“白加黑”的苦干实干作风,深入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努力打造质量一流、功能一流的精品工程,促进经济快速发展。一方面,不断完善南部路网框架,确保金斗山路二期、金堡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山海南路南延、桂山路南延、莱山街道政府大街东延开工建设,全面服务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为南部大开发和生态新城助力。另一方面,继续优化中心城区功能,确保市委党校配套路、凤凰西路、凤凰北路等项目建成通车,金滩南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打通关键节点,引领中心城区率先建成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履行程序,合理合法地用好每笔资金,协助财政部门把好资金关口。同时,利用节前时间,认真梳理承担项目的手续、资金、征迁、建设等关键环节,提前筛选存在问题,制定预案,为新建项目开工建设、续建项目顺利收尾创造有利条件。节后,确保华润中心、金斗山路、金堡路等续建项目在短时间内全部复工建设,同时尽快启动桂山路南延、山海路南延等新建项目建设,早出形象。开工月期间,力争项目开复工率达到50%,带头掀起建设热潮。三季度末,确保A类项目开复工率达到100%。
以旧村旧居改造为着力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
随着全市政治经济中心的东移,莱山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最表象的证明就是,高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富有年代记忆的建筑逐渐“消亡”。拔地而起的高楼以高调的姿态丈量着莱山的新高度,这是向着“更好”迈进的铿锵步伐,这也是莱山永未停止的“蝶变”。2013年以来,莱山旧城改造的步伐更是逐渐加快,5大区片的改造同时启动,旧改辐射范围日益扩大,城区改造亦全面升级。
在三十里堡滨海国际大社区一期项目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春节刚过,工人们已经在工地上紧张地忙碌着。该项目是莱山区首家多村居撤村并居联合旧村改造项目,是莱山区重点大项目之一,同时也是目前烟台市涉及拆迁面积最大、拆迁居民最多的重点项目,共涉及5个村居的2468户共6562人。该项目规划了17个高档居住区,总规划户数逾2万户,包含超大型超市、特色商业步行街、幼儿园、小学、中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体育休闲会所等建筑,是一个由众多功能区域协调组成的高档社区。而这只是莱山区推进旧村改造,加快城市化建设的一个缩影。在整个改造过程中,莱山区坚持造福百姓和提升城市形象并重,在拆迁补偿标准、安置房选址设计、建设交付、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做出的规定更加利民惠民。
莱山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建设、统一安置”的原则,不等不靠,因地制宜,统筹推进,着力打造新型社区,不断满足中心城区城市建设、改善民生和优化城市功能的需求。目前,河东、三十里堡等23个村居已启动拆迁或安置房建设工作,已完成拆迁约5000户,安置房开工面积70余万平方米。今年,莱山区将初家街道、滨海路街道、莱山经济开发区等3个街道园区共15个村居的旧村改造作为下一步工作的主攻方向,争创工作主动局面,继续把旧村改造摆在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全力以赴,以“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实现后发超越,确保总投资162亿元、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的15个旧村改造项目全部启动,建设安置房80万平方米以上,推动我区城市建设、功能完善、改善民生、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努力打造环境一流、设施一流的新型社区,实现百姓的“安居梦”。
服务与管理并重,促进住建行业健康发展
一座座高楼大厦建起,一个个高档小区林立,当居民纷纷搬迁进期待已久的楼房后,后续的物业管理与服务也直接影响着每一位居民的居住感受。莱山区对进驻各小区的物业公司设定了严格的要求,并积极引导他们推行一些能触动居民心坎儿的服务方式,物业与业主之间建立了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和谐关系。历经10余年发展,莱山区物业管理从无到有、从试点到全面铺开,管理范围由单一住宅小区向体育中心、办公楼宇、工业园区、商业区等多元发展,管理项目达116个,物业企业74家。其中,二级资质企业5家,三级资质企业39家,外来企业30家。这样蓬勃发展的趋势,与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物业公司的潜心探索密不可分。
在物业公司的“准入”方面,莱山区重点抓好企业资质审核,不过关的企业坚决不准进入,物业公司进驻后,业务主管部门还积极跟进其从业人员的培训、业务能力的提升以及住宅小区的安全生产检查,为社区居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同时,住房和建设局还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诸如“创优评星”活动的竞争活动,引导物业公司比拼赶超,提高自身物业服务水平。截至目前,莱山共创建国家级示范小区2个,省优小区9个,市优小区4个;四星小区4个,三星小区5个,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到了100%。
在做好城市建设的管理工作同时,莱山区将继续强化服务意识,完善行业管理机制,推动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今年,莱山区将继续狠抓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保持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安全职责,全年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4次,确保全年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创建市级安全文明工地2处,力争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1处,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互利共赢。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稳定市场信心,保障建筑业、房地产业发展,争取新增专业承包企业2家,实现建筑业企业总量达到102家,总产值达到36亿元;坚持严格监管与人性服务并重,继续保持农民工零上访,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继续发挥经济支柱作用,为第三产业发展和全区财源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加快劳动技校区片改造等项目征收工作,为华润中心、城际铁路等一批重大项目建成运营提供保障。
新闻推荐
春节期间,通伸街道西炮台社区的困难家庭,空巢老人和军烈属喜滋滋地领取了爱心年货。辖区低保户李学文的妻子感动地说:“这下可以开心过年了,谢谢大家的关爱。...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