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倪晓文)烟台市“青年之家”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青年学习有了场所、交流有了阵地、活动有了舞台,打造出一批深受团员青年欢迎的“共青团门店”。记者在全省青年之家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上了解到,目前烟台市共建有国家级青年之家1个,省级4个,市级11个,已实现全市154个镇街青年之家建设全覆盖。
首批确定11个示范性服务平台
成立各级青年之家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后,烟台市开展走进青年大调研活动,在广泛征求基层党、团负责人及团员青年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青年之家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及场地、名称、标识、基本服务项目和服务流程提出明确统一要求。推动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有计划总结、有活动记录、有档案资料、有工作台账、有考核制度的“七个有”场所建设。
开展市级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创建活动,首批确定了芝罘区青年之家、莱山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等11个市级示范性服务平台,为全市树立了标杆。此外,烟台市共建有国家级平台1家,省级示范性平台4家,实现全市154个镇街青年之家建设全覆盖。在巩固发挥镇街已建青年之家作用的同时,向村(社区)分类延伸建设,根据村(社区)班子配备情况、自然资源和资金配套等情况,将其划分为“好、中、一般”三类,重点建设第一类村(社区)青年之家,做到资源共享,一室多用。
突出典型带动,通过实地观摩、图片展示、互动答疑、现场交流的形式,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增强全市青年之家整体建设管理水平,真正实现“建一个家、树一面旗、带一批人”。
线上促线下,增强融合度
采取“社工+志愿者”配套模式,打造青年之家骨干服务队伍。同时结合区域化团建工作,整合学校、企业、机关等资源,建立兼职轮值制度,邀约更多青年参与其中。以“N类社会资源”为补充,增强活跃性。以青年工作项目为导向,以品牌为载体,撬动社会资源,吸引和凝聚专业社工、大学生村官、专家学者、青年社会组织带头人等聚集青年之家,构建起以多种专业化社会服务应对多样化青年需求的工作格局,进一步提升共青团组织工作的开放性、专业性。
建立青年之家兼职工作人员轮值制度,整合区域内学校、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资源,邀约更多的青年参与青年之家工作。把全市青年之家管理人员的培训纳入团的基本工作项目培训中来,提高管理人员的运营水平。以线上促线下,增强融合度。在“青年之声”开辟青年之家版块,进行线上推广宣传,收集网络青年意见建议。通过开展线上线下互动活动,重点提升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上的运营水平,使“有形的家”无形化、“无形的家”有形化。
引入优质项目,打造品牌形象
整合团内资源,扩大青年之家辐射面。利用青联、青企协、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团属资源优势,按照“一室多用、配套建设、资源共享”的要求,累计帮助30多个镇级青年之家进行了新建、改建和扩建,硬件设施得到极大改善。积极推进全市27个省级社区青年志愿服务站、6个省级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工程、17个市级“烟青e家·志愿益站”等平台转型升级成为青年之家。
发挥青少年爱国教育基地作用,打造“教育之家”;发挥协会、青年沙龙、咖啡吧沟通交流作用,打造“交流之家”;以各大文体场馆、公园场所为基础,打造“文体之家”;结合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器、创业联盟等阵地,打造“创业之家”。
下步,团市委将建立稳妥经费保障制度,全面落实县乡两级共青团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制度性安排。引入优质项目,打造品牌形象,扩大活动范围,继续巩固和创新传统活动项目,重点打造亮点活动、在实现新的突破上下功夫,丰富青年之家服务内容。结合智慧团建,建设网络平台,打造区域内智慧团建网络化系统,与青年之家进行有机结合。建设网络虚拟团支部,通过虚拟支部标注团组织基本信息,录入辖区内团员基础数据,实时展示团组织的各类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仁通讯员陶玉健王宁)昨日,记者从芝罘区科技局了解到,由该局重点引进,芝罘区政府与山东山崎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公司共同打造的山东智宇知识...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