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明清以来,俺村先后出了6个翰林,27个进士,58个举人,516个秀才……”昨天上午,在开发区古现街道古现东村,村支部书记王明忠如数家珍地告诉记者,目前,近十万余字的《古现东村志》已编写完毕。
据了解,古现街道38个村居,每个村居1份“村史”、1份影像资料全部整理完毕。各村居利用微信、QQ群等沟通交流平台进行交流共享,上千名居民加入信息共享平台,街道4万余字的乡土教材《我的家乡—古现》目前已编写完毕。“这是我们打造‘家在古现\’文明品牌的重要一环,通过编写村居历史文化教材,激发群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古现街道党政办公室主任马治国告诉记者。“住在烟台,热爱烟台,建设烟台”、“开发区好,古现好,大家才会好。”……走进该街道东村、汪家沟村、谭家村、西臧家村,一幅幅饰以优美画面的“文化墙”,悄无声息地告诉群众提升文明、热爱家乡。“我们的宣传,突出核心价值观和家庭美德、邻里关系,融党建知识、文明提升、安全生产、劳动就业、综治法治于一炉,以百姓看得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画面表达,用村居概况、村居精神、村居名人、民俗生活等历史文化串起来,打造自己的品牌特色。”古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遇方庆表示。
据遇方庆介绍,今年,古现街道投入近50余万元,设计“家在古现”村标4幅,建成“甲骨文化街”、“鲁菜宣传街”等4条特色宣传街,“家在古现”宣传品牌深入人心。“近三年来,我们投入近1200余万元,搞好环境卫生整治和道德提升工程,打造‘环境品牌\’和‘道德品牌\’,街道连续两年在全市147个镇(街)中荣膺‘十佳\’,2015年入选全市乡村文明建设先进镇(街)。两年来,涌现出街道道德模范37人、市区级道德模范5人,其中3人入围“山东好人”候选人。”古现街道社会事务办负责人王开传告诉记者。
“老百姓把村居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家园意识越来越强。”西臧家村党支部书记臧永利如是说。在村居卫生整治现场,村卫生保洁员臧汝生告诉记者,自己就怕拿照相机的,哪里不干净,咔嚓一张分就扣了。对此,马治国也与记者分享了街道“环卫经”:周检查、月通报、季考核,政工书记约谈每月后三名,党委书记约谈每季度后三名,压力提升动力。
如今,街道村民“孝德承诺书”签订率达100%,村居中开展开展道德讲堂500余次,发放“文明鼓励信”上万封,评选出“好媳妇”、“好婆婆”、“好邻居”300余人,崇尚文明已经成为古现百姓一种自觉和习惯。YMG记者刘洁通讯员卢照伟李龙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任雪娜通讯员孙力伟冯岩)为更好的满足用人单位的用工需求,帮助高校毕业生和失业职工等求职者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烟台市人力资源市场2月...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