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万事开头难,但开弓没有回头箭,骨头再难啃也要啃。在刚刚结束的全市科学发展观摩会上,市委书记张江汀强调:改革是最大的红利,一定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真刀真枪推进。要打赢全年改革发展攻坚战,就必须真刀真枪抓改革,在破旧立新增活力上实现更大突破。
当前,国内经济发展呈现出新常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能不能适应新常态,正视烟台市发展面临的压力,激发市场蕴藏的活力,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今年以来的十个多月,烟台市承担的38项省级以上改革试点和18项市级重点改革事项有序展开,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03项调减为109项、精简幅度达46.3%,“89000”民生服务新平台、“三房合一、租补分离”住房保障新模式等,都创出了鲜明的烟台特色。这足以说明,全市全面深化改革正在蹄疾步稳的征途之中,也唯有真刀真枪改革,才有出路、有未来。
真刀真枪抓改革,要下好“先手棋”,以更大的决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简政放权,正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具体举措。这是一个“做减法”与“做加法”的有机统一,要注意把该放的权力放掉,把该管的事务管好,处理好行政权力的进退问题。要加快制定政府的“权力清单”,市县两级都要在年底前公布实施,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防止公权滥用,遏制寻租现象;要探索制定市场主体的“负面清单”,做到“法无禁止皆可为”,形成公开透明、预期稳定的制度安排,促进企业活力充分迸发。同时,科学制定职能部门的“责任清单”,做到“法定责任必须为”,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当好市场秩序的“裁判员”和改革创新的“守护者”,努力营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
真刀真枪抓改革,要激发“满盘活”,以更大的气魄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城镇化都是最大的发展机遇、最大的增长潜力。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我们要认真落实中央和全省城镇化会议精神,立足突出“新”字、写好“人”字,以户籍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功能区带动为路径,以市、县、镇、村四级联动为抓手,加快构建都市化的中心城市、特色化的县域城市、风情化的小城镇和田园化的美丽乡村有序衔接、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走具有浓郁胶东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紧紧围绕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用好改革创新的“开山斧”,着力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推动城乡一体发展。真刀真枪抓改革,要争当“先行军”,以更大的力度落实重大改革事项。面对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事业,我们要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疾开刀。要着力抓好上级已部署改革事项的推进落实,找准上级政策与烟台实际的结合点,最大程度释放改革红利。对正在承担的省级以上改革试点的推进工作,要真抓真试,确保趟出新路、试出“真经”。对烟台市自身确定的重点改革事项,要创新“自选动作”,积极探索更多符合烟台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改革举措。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能否达到预期,能不能让人民群众满意,归根结底取决于全市各级各部门的改革行动。我们要以强烈的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在改革行动上积极作为,大胆创新,勇于攻坚,不达目的不罢休,坚定不移把全市各项改革事业推向深入,确保打赢全年改革发展攻坚战。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王文)在昨日马拉松赛道上,除了引人瞩目的冠军之争,一些精心装扮的选手也成为观众争相追捧的热点人物。现场最火的要数手持金箍棒的“猴哥”孙...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