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下午4点左右,一名外地游客在第二海水浴场游泳时溺水;当晚,又有游客乘坐皮划艇在海上游玩时两度发生险情……
炎炎夏日,酷热难当。身为避暑胜地,面向大海的烟台成为了众人心目中的宠儿,每到夏季,烟台的海水浴场总会出现“下饺子”的盛况。然而,不得不提的是,下海嬉戏,爽是爽了,安全这根弦可不能松,烟台的各大浴场急救能力也频频接受考验。公共海水浴场,我们该如何“急救”?
YMG记者唐洪涛摄影报道
目击者称:外地游客在浴场游泳时溺水
市民田先生向本报反映,7月31日下午4点左右,一个外地的老大爷在第二海水浴场游泳时溺水,但是第二海水浴场周边没有任何的公共急救措施,也没有急救员,这太不合理,太危险了,围观的市民很着急但没有办法,直到烟台山医院的救护车赶来,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当时我路经此地,看到沙滩上乱成一团,许多人正在把老大爷往岸上抬,老大爷的肚子鼓胀,应该是溺水加上呛水。大家想要帮忙,又怕帮了倒忙,我第一时间跑到马路上拦救护车,救护车赶到之后,就把老大爷抬走了。”
田先生认为,此事暴露了海水浴场在急救能力上的不足。“有的人抱怨救护车来得慢,半小时才来,但是我认为是城市公共急救体系有待完善。对于公共浴场,主管部门应有常设部门管理,配备至少2名急救员,或者招募志愿者服务,以便在游客发生溺水等紧急情况进行抢救,因为如果抢救不及时,错过了黄金时间,极有可能会发生意外。”
而记者随后从前往急救的烟台山医院处得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该名游客最终不治而亡。
二浴解释: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
市民的质疑,“二浴”又是如何解释的呢?昨天,记者前往第二海水浴场做了采访。
在二浴的入口处,立有一块牌子,牌子上写有“莱山区海水浴场管理规定”,其中第五条为“严禁超越游泳警戒线或靠近防鲨网标志;严禁患精神病、高血压、心脏病者、醉酒者以及无成年人带领的未成年人进入浴场游泳。”最后一条是“如遇险情请及时与莱山区广场景点管理处联系。”后面还附有联系电话。
该管理处负责人告诉记者,7月31日下午发生的游客溺水一事,该浴场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昨天,我们负责海上救援的人员将人从水里救上来了,浴场医护人员第一时间拨打了120,急救员也进行了抢救。120来了以后,就接手了。”该工作人员介绍说,目前,烟台各大海水浴场都迎来了旺季,游客爆满,与此同时,游客安全意识也待加强。“31日下午5时许,在烟大海水浴场还有两条皮划艇漂出了安全区域,幸亏该浴场急救人员施救及时,让他们最终脱险。结果,没想到的是,深夜12时左右,还是同一拨游客又出险了,当时他们已经漂到了黄海游乐城,难以返回,只能拨打110求救。此时,烟大浴场的救援力量及时出动,将遇险的人员、物资都送回了安全区域。”
急救:各海水浴场急救力量不一
记者了解到,第二海水浴场在近海有摩托艇,远海有快艇,浴场配有男急救员两名,还配有医护室,有护士两名。烟大海水浴场急救人员有3人,并建有瞭望塔。“浴场的运营都是政府花钱买服务,烟大海水浴场、第二海水浴场都是在公开竞标之后,由东顺海上旅游公司负责运营,游船的船长都是有驾驶证的,每个船长都是急救员,目前共有8人。”
烟台金沙滩海滨公园则与利源旅游公司签定了救助协议,由其公司的游艇驾驶人员负责海上救助事宜。该公司人员经过专业培训,游艇、摩托艇、救生衣等装备齐全,能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现场,到目前为止,已救助20余人次,极大保证了游客的生命安全。
而在烟台各家浴场中,第一海水浴场的救助体系相对来说比较完善,既有瞭望塔,也有救生员,还有救生船、巡视员、救护站。
2010年,烟台第一海水浴场的瞭望塔投入使用,这意味着瞭望塔、沙滩、海上“三位一体”义务救助体系正式形成。“瞭望塔可以将第一海水浴场的情景一览无余;沙滩上,我们有巡视员,深水区、浅水区都有救生员,他们都配有手台方便联系;海上,我们还有一艘救生船。除此之外,岸上设有义务救护站,我们与红十字会、冬泳队合作,对遇险者进行救护。我们还有广播设备,可以播放游泳戏水的注意事项、寻人启事等。”一浴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一浴在每年6月底都会铺设防鲨网、设立警戒线,并与红十字会联合进行急救演练,如急救员练习心脏复苏等人工抢救技能、紧急呼叫、及时报警等。“近两年,一浴没有发生过游客溺水事件,不过,我们确实接到过游客大意之下,远离泳区的求救,也有小孩与家长走散、联系不上的情况发生,因此,大意不得。”
在记者的采访中,所有海水浴场的工作人员都希望提醒广大游客,下海游玩要遵守海水浴场的管理规定,留意警示标志,不要一味贪玩,以免发生危险。
海上搜救中心、海上志愿救护队助力海上安全
海水浴场管理人员对记者说:“海上救援要抢时间的,因此,与边防所、海事局都有联系,游船速度毕竟还是慢,快艇相对快一些。”
记者了解到,为了有效推进海上搜救工作,保持海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烟台市于2015年成立了烟台市芝罘区海上搜救中心,截至目前,已救助人员2500余人,救助各类船舶110余艘,避免经济损失近10亿元。
同一年,烟台东部海域首支海上志愿救护队在芝罘区成立,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有效弥补现有海上搜救力量的空白,不断提高滨海旅游安全保障能力。该海上志愿救护队由15名队员和10艘旅游快艇组成,主要依托烟台市东顺海上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救护区域涵盖了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等近岸海水浴场和滨海旅游区。海事、港航等部门向救护队员发放了抛绳器、攀爬网、救生衣等专门的海上救护装备。
□芝罘区举行海上搜救演习
7月13日,为切实提高滨海旅游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烟台市芝罘区海上搜救中心在滨海旅游海域举行“2016年芝罘区滨海旅游客船遇险联合搜救演习”,9艘船艇、1辆救护车及近百名人员参加了演习。
此次演习是芝罘区海上搜救中心成立以来组织开展的第一次海上应急联合搜救演习,旨在通过本次演习锻炼搜救队伍,提高应急反应水平,提升芝罘区滨海旅游安全保障能力。
本次演习由芝罘区海上搜救中心主办,参加单位有烟台市海上搜救中心办公室、芝罘海事处、芝罘区海洋与渔业局、芝罘区公安边防大队、芝罘区卫计局等相关单位,烟台港轮驳公司以及新绎飞扬、东顺、悦海等滨海旅游船公司参与了演习,通过模拟实战进行应急演练,综合检验了芝罘区海上搜救中心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的组织、协调、指挥能力,锻炼了海事、渔政、边防和滨海旅游公司船艇、船员的快速应急反应能力,从而全面提升了芝罘区滨海旅游的应急保障能力。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葛海燕吴海宁)记者获悉,由市老龄办、市文联联合主办,市摄影家协会承办的银韵烟台———“联民杯”第五届烟台市老年摄影大赛,吸引了很...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