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都会过端午节,端午节流传到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所立下的节日。关于端午节的习俗各个地方的都不一样。那烟台的端午节习俗又有哪些?
YMG记者刘晋
驱邪避灾,老烟台都会包“灰汤粽子”
烟台粽子以独有的“灰汤粽子”为主。据了解,这种粽子在栖、蓬、招、牟、乳一带曾经很盛行。一到五月,老辈人便三五成群地到芦苇塘采摘苇叶,回来便用细绳捆成一捆捆,然后放在清水盆里浸泡。浸泡的清水一天一换,之后晾干收藏,只待端午节时包粽子用。过去胶东几乎所有的家庭主妇都会包这种特制灰汤粽子,不仅蕴含着异香的味道,还包含着驱邪避灾的意义。
除了灰汤粽子,传统胶东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粽子叫做角黍,用大黄米(黍米)包制,虽然城市中难得一见,但很多农村还保留了用单一大黄米做粽子的习俗。
端午当天,家家门前要悬挂艾草
在烟台,端午节当日家家大门(街门)外侧的门楣上要悬挂艾草与五样果树枝条组成的“捆把”,达到辟邪防疫健体的作用。通常采用的枝条有桃、梨、杏、枣、苹果、石榴、李子等,其中用五种即可。
其中也有将烟台剪纸中的“驱五毒葫芦”、香囊、布猴等悬挂于门楣、窗楣上,起到辟邪求福的作用。在蓬莱,大多数家庭在端午节会用艾草或剪纸做成牛、虎、兔,贴在门槛和门窗上,既有吉庆的寓意也有保平安的作用。
端午这天,烟台人会在门口插艾子,艾子又称艾蒿,是一种可以入药的植物,据说可以驱蚊子。也有的地方插桃枝,有避邪祛病之意。端午这天老人会给小孩带上“五毒兜”,兜上绣有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毒”;身上还要带桃木棒槌、小扫帚、荷包,以扫除五毒,驱瘟避邪;手脚脖上拴五色线,叫做长命缕,拴命线。
新闻推荐
2011年10月,文华爱乐乐团组建成立。五年间,乐团从未放弃对艺术的追求。而文华爱乐乐团作为烟台首支交响乐团,从监制到指挥到乐手,清一色的烟台本土音乐人,他们是烟...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