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邹春霞)昨天,在烟台市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公布地震局、规划局、民政局、城管局、体育局、旅游局6部门决定,烟台市在市中心区建设启用烟台市体育公园、滨海广场、南山公园、文化广场、市体育场、芝罘区体育场、商城广场、会展馆广场等8处市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按照要求,各县市区也将建设启用2—3处县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
按照坚持平灾结合的原则,可将具有一定规模的绿地、公园、休闲健身广场、学校操场等场地,确定为能够发挥应急避难作用的场所。平时作为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活动场所,在遇有地震、火灾、洪水、爆炸等突发重大灾害时作为避难、避险使用。
为了使居民在发生地震等灾害后,能够迅速到达避难场所,要尽可能的将避难场所建在居民区、办公区、商业区等人群集中的区域周围,使附近民众能够在发生灾难后迅速疏散到避难处,同时应急避难场所内应保证一定面积的平坦用地,以利于搭建临时性简易建筑及帐篷等设施,增强自救互救的能力。
应急避难场所附近,应设置明显的标志牌,为居民提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应急避难场所内应当配备应急供水设施(水管、贮水池、自备水井等)、应急供电设施、应急通信设施等应急设施。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姜晓通讯员姜山李宁)今年以来,烟台市海洋渔业稳步发展。上半年,全市完成渔业经济总产值307.5亿元,同比增长10%,水产品总产量65.4万吨,同比...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