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工、木匠、油漆工......一块小招牌便在路边招揽活计。或三五成群,或十几人一伙,“盘踞”在马路边,等待着工作机会。这些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不仅让务工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还经常挤占马路,影响交通。自发形成的马路劳务市场,一直是城市管理中的难点。为解决这一状况,烟台开发区积极探索破解马路劳务市场难题,通过在人才市场开辟“新零工市场”专区,免费为务工者提供规范的求职平台,最大程度上来杜绝路边招活现象。
现象
“马路大军”颇具规模
位于烟台开发区福莱山街道奇章社区的“马路劳务市场”,是开发区形成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的零工劳务市场。每逢清晨,奇章社区的马路旁就会挤满从四处赶来的求职者,他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其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瓦工、电工、修理下水道等,一套工具、一块注明自己工种的牌子,成为“马路劳务市场”求职者的主要标志。早上4时,这个“马路劳务市场”开始热闹起来。“有没有会刷乳胶漆的?”一市民话音刚落,求职者瞬间围拢过来,几分钟内,口头用工协议就达成了,3名求职者跟随雇主上车离去。
每天清晨都在附近清扫卫生的王师傅告诉记者,这个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已经存在多年,每天来此“蹲守”的求职者达数千人,不仅影响交通,而且影响城市文明形象。
现场多部门联合迁移引导
为解决“马路劳务市场”这一难题,由开发区福莱山街道办事处牵头,区城管局、住建局、公安局等部门联合整治,自6月27日起,在开发区人力资源市场院内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作为零工市场,并将对这些务工人员进行迁移引导。“目前街道办每天安排20多名机关干部下来,一起做动员工作,把务工人员聚一起迁到新的人力市场。”姜博峰说。
记者在现场看到,奇章社区这处“马路劳务市场”,在天山路和秦淮河路路口,原本聚集的务工人员基本没有了踪影,只有少量的务工者还在此蹲点等活,一旁还不时有城管、公安、交警等部门工作人员对务工者进行劝导。“请大家都到前面正规的零工市场,包括一些招工单位都给大家牵引过去了,还给大家准备的板凳。”开发区福莱山办事处城管中队中队长姜博峰告诉记者,在现场聚集的务工者,大都居住在奇章社区的旧村中,每天早晨3点多起床,到此蹲点等活已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务工者市场更加规范整洁
旧的马路零工市场取缔势在必行,新的零工市场已经建立,不少务工人员也对福莱山办事处的做法表示认可。
“新的零工市场比以前更规范,更方便了。”务工者孙波先生对新开辟的零工市场赞不绝口。记者在新零工市场门口看到,虽然早上才6点多,这里却已经聚集了近千名务工者,走入院内的新零工市场,干净整洁是给人的第一印象。
“我们买了225把凳子,30把太阳伞,免费提供给务工人员使用。”阳光公司业达物业部部长张雅军告诉记者,在设施配套方面,他们新建了公共卫生间,市场还专门划定零工招聘的停车区域。从早上6:50,招工者就开始慢慢进入新的零工市场招工。招工者陈先生表示,原来的市场靠在马路边感觉太乱,有时候车都不敢停放的太近,现在的新零工市场感觉很规范,停放车辆也很方便。
部门市场采取免费招工
新的零工市场形成后,市场招工是否会收费?市场的营业时间如何安排?招工行为会不会存在欺行霸市的问题?针对务工者们迫切关心的问题,记者采访了零工市场方面相关负责人。“为方便开发区招工单位和零工找工作,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场地,对所有的招工者都是免费。”阳光公司业达物业部部长张雅军告诉记者,“新的零工市场早上4点就开门,为保证市场秩序我们还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进行引导工作,就是希望让市场更加规范,更好的为群众服务。”“新的市场已经投入使用,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务工者和招工者能够自觉进场,还奇章社区周边干净整洁的社会环境。”福莱山办事处城管中队中队长姜博峰说,“这个工作开发区管委很重视,目前是一个月市场整治和引导工作,我们也会安排人定时定点地来跟踪管理,最大程度上来杜绝‘马路劳务市场\’。”YMG记者王文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高晋)诚信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石。近年来,烟台市坚持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度、加大事故查处处罚公开力度、建立安全生产...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