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来越多的职业人追求的是高速快捷的工作方式,却将精益求精的钻研劲头和持之以恒的坚持精神摒弃,社会不断发展,原本的“工匠精神”却渐行渐远。然而,进入工业4.0时代,工匠精神正成为“智造中国”新时代的品质追求,关乎着国家工业文明发展。
工作要做到“分毫不差”
在仪表维护控制室内,气氛异常安静,一个中等身材,带着安全帽和防护眼镜的男子正聚精会神地观看仪表动态的历史操作,他的神情严肃认真,仿佛在他身上有一种坚定而难以动摇的力量。他的面前,一幕幕仪表动态在显示屏上划过,而这背后,无数自动化程序运行下的高价值产品都离不开眼前这一精准的维护过程。
2010年,还没毕业的张理超就来到了万华实习,当时的他还是个“毛头小子”,现如今,他已经成为从事仪表维护工作的“老手”。在近六年的时间里,他在工作岗位上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带给了他工作“零差错”的美誉。
初见张理超,还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谦逊微笑的表情让记者记忆尤深。“我的老家在山西,我是临汾人,从老家到烟台需要近20个小时的车程,不算近。”张理超打开了话匣,2010年,还未毕业的他来到万华后,就做起了仪表维护工作,其中主要包括DCS维护和现场的各类仪表维护。如今他的工作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只要早上一来到控制室,张理超就会习惯性地调出历史趋势看看是否有些仪表动态不正常。“这项工作是一个十分精密的仪器操作工程,必须要‘分毫不差\’才行。”这是张理超在谈到自己工作时说的第一句话。张理超的仪表维护工作整个运行过程都是自动化程序控制,一套装置从头到尾全部是自动运行,在仪表维护的过程中,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自动控制链条停止运行,甚至还会给企业带来上百万的损失。即使如此,在张理超工作的这五年多来,他自始至终没有出现过一次失误。
“认真踏实”是基本原则
仪表维护工作是一个精密、操作过程复杂且在机械化运转中有着严格操作步骤的程序,对于张理超来说,从最初的一个普通维修技术人员成长为现在的工程技师,他自己也经历了一个蜕变的过程。“一开始从事这个工作的时候,我的专业和现在的工作其实关联并不大,但是万事开头难,为了做好这个工作,我利用了所有休息时间学习了大量关于模拟电子、数字电子等相关的数字自动化课程以及电路基础和自动控制原理。”张理超说,虽然这些课程专业性都比较强,技术水平要求也很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现在,他还在不断学习。之所以能练就出现在的一番本领,和张理超在学校期间的勤学苦练和日积月累也是密不可分的。所谓“天道酬勤”,勤奋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是否能够达到成功的终点。张理超在汽车学院就读的三年时间里,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熬大通宵都是常有的事,困得时候就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醒了之后再继续练。”张理超说。
曾经指导过张理超参加过省赛和国赛的唐国峰告诉记者,“他是一个很勤奋刻苦、很努力的学生,他的身上拥有很多别的学生没有的毅力,从不轻易言败。”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的努力积累,成就了现在的张理超。
工匠档案
张理超,山西临汾人,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电子系汽车电子技术专业2012级毕业生,现为烟台万华集团有限公司仪表维护技师,曾经获得山东省大学生“高教社&XILINX 杯”电子设计竞赛山东赛区二等奖和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高职高专组)全国一等奖。
新闻推荐
昨日,烟台市东南海域出现平流雾景观,远方的建筑仿佛漂浮在云雾上,蔚为壮观。YMG记者唐克摄 .banquan_new{ line-height:24px; font-size:14px; co...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