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1.4万余名在职党员沉到基层开展服务,2万多名人才服务群众60多万人次,512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为职工群众解决困难近万件———, 芝罘:纾困解忧彰显民生情怀

来源:烟台日报 2016-10-01 16:39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芝罘区全面推进落实“基层党建支撑战略”,坚持以为全区经济发展、为党委凝聚民心提供支撑保障为首要任务,通过实施“融冰计划”,开展党员“双管双责”、实施“才智首善·和谐芝罘”人才服务基层工程、加强“两新”组织党建等,充分发挥党员干部人才作用,以严实精神推动组织工作沉得下去、深得进去,在推进发展、深耕民心中提升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为全区发展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聚焦民生问题一线解决“双管双责”党员进社区

“以前,天天在办公室,没有太多机会和群众接触,现在作为社区的双管党员,每个月都来社区认领一件为民服务项目,力所能及的解决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感觉自己和老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了,党员作用发挥得更明显了。”正在为社区群众讲解低保政策的芝罘区民政局党员唐念东感慨道。唐念东的“每月一事儿”,是芝罘区实施党员“双管双责”工作的一个缩影。2011年,芝罘区作为烟台市首批试点,开始推行党员“双管双责”机制。目前,累计组织210个市、区机关事业单位的1.4万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接受组织关系所在党支部和登记活动所在党支部双重管理,履行岗位工作和群众工作双重职责,推动党员到基层一线解民困纾民忧。党员干部是群众的“贴心人”,只有沉到一线、进楼入户,才能实现群众诉求直通直达。为了摸清群众诉求,芝罘区推行“民情网格项目服务工作法”,将全区115个社区划分为890多个区片,2400个网格,按照“党员定位+责任包干”的思路,组织双管双责党员全部进驻,实现每个网格有5名以上党员分包,每个楼栋至少1名以上党员联系。规定党员人手一本《民情日记》,采取“零距离”全面走访、“全天候”动态接访和“带问题”重点回访相结合的形式,每季度至少到社区走访宣讲一次、收集一条群众诉求意见,并担负起宣传上级政策、理顺群众情绪的职责。先后按照基础建设、帮扶助困等类别将1.7万余条民意诉求转化为1.2万余个“服务项目”,按照自主认领、定向交办、督办反馈等程序组织双管党员认领解决,确保件件能落实、事事有回音,真正实现党员群众面对面,贴心服务零距离。在双管双责机制运转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老大难”问题,它们仅仅依靠报到党员个人或社区、街道的力量难以解决。对于这样的“老大难”,芝罘区探索实施“社区—街道—区—市”民事四级联办机制,将问题通过街道梳理提报至区党员为民服务中心,由区里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认领解承办、协调落实。对于超出区级管理权限、涉及到市直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以区委区政府名义或安排对口区直部门,协调市里帮助解决,暂时不能解决的向市有关部门做好详细汇报、争取早日立项,并对群众做好解释工作,取得群众理解,真正形成了“各级的事各自办、下级报给上级办、上级帮着下级办、群众难事全能办”的良好态势。祥贞路祥发小学路段缺少明显的交通标志,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经常造成交通拥堵甚至发生交通事故,群众意见很大,社区将此问题反映到街道后,街道多次协调无力解决,经市、区有关部门协调,市交警二大队主动认领该项目,仅3个工作日就设置了隔离带和大货车禁行标志,彻底解决了困扰家长学生的“老大难”问题。芝罘区党员“双管双责”工作开展以来,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近万件,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树立了党组织和党员的良好形象。

把优质人才送到家门口打造人才服务基层特色模式

翻开每月月初的《烟台晚报》,都能看见芝罘区委组织部开设的“人才工程专栏”,公示着这个月专家进社区的服务计划,这样的预告已经发了7000余条,而这也是芝罘区开展的“才智首善·和谐芝罘”人才服务基层工程中的一项制度。芝罘区作为烟台的中心城区,驻区单位多,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教育、卫生、法律等方面人才资源丰富,同时,辖区群众的服务需求多。为了充分利用辖区人才资源,更好服务群众,近年来,芝罘区组织实施了“才智首善·和谐芝罘”人才服务基层工程,引导辖区人才进社区、入家门近距离服务群众,走出了一条才智惠民的新路子,形成了中心城区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的特色模式。

用好党管人才政策、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既是基层党组织重要工作任务,也是践行群众路线、畅通服务群众“末梢神经”的良好途径。芝罘区着眼于实现现有人才的价值增值、让驻区人才为我所用、为民造福,积极寻求人才特长爱好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在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上设计搭建了“杏林送暖”、“杏坛传香”、“艺苑献萃”、“科普启明”、“司法惠民”和“社工筑情”六大载体,整合区卫计、教体、文新、科协、司法、民政等方面资源力量,为基层群众提供服务。工程实施3年多来,已有2万多名人才、600多支队伍深入141个社区、居民区开展服务活动7200多场次,受益群众60余万人次。家住卧龙街道北秀苑社区的李大爷说,“年龄大了毛病多了,家离着市里远出行也不方便,现在好了,专家来到咱家门口,上门为老百姓服务,再也不用为量血压、测血糖来回跑了。”着眼进一步提升服务效能,在利用好六个平台基础上,芝罘区今年又创新开展了“八个一”活动:为每个社区确定医疗卫生咨询服务专家、牙齿健康咨询护理专家、社区班主任、体育运动指导专家、文化娱乐活动指导专家、咨询服务律师各一名,一支应急救护人员队伍,一处老年学堂。截至目前,全区所有的社区、居民区共配备八个方面专家1000多名,基层街道与社区根据辖区专家特点和百姓需求,设计开展专家服务项目2300多个,参加人才1.2万余人次,参与群众35万余人次。为保证专家服务项目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芝罘区统一印制了《专家服务联系公示卡》,各社区、居民区将专家联系方式和服务项目等信息公布出去,老百姓可自主选择需要的专家,到服务现场求助咨询。这一“菜单式”专家服务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区委组织部小赵高兴地告诉记者,家住东山街道厚安社区的徐大娘打电话告诉他,她组建了一个20多人的合唱队,通过社区居委会发放的《专家服务联系公示卡》,邀请到专家免费给以训练指导,现在合唱队搞得有声有色。

人才以用为本。芝罘区打造的人才服务基层工作特色模式,改变了人才“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我才无所用”的状况,让人才出高阁入民巷,实现了群众需求的满足,创新了人才开展服务、发挥作用的形式和渠道,促进了人才社会价值、单位价值、个人价值的“三实现”“三增值”。

“两新”组织党旗红开辟服务群众新阵地

“非公企业也需要党建工作,自从公司成立了党支部,每月都组织支部活动,谁有困难支部就第一时间组织帮扶,现在人心更齐了,在党员的带动下,大家干事的劲头也更足了。”中正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姜经理说。

芝罘区“两新”组织数量多,全区纳入台账管理的“两新”组织有1260家,其中,非公企业855家,社会组织405家,并且大都属商贸、餐饮等行业,既有大量的从业人员,又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推动“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发挥“两新”组织服务员工、服务群众的作用,芝罘区扭住党建工作这一“牛鼻子”,有效提高了“两新”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使“两新”组织成为服务群众的新阵地。

据了解,芝罘区已在全区建立“两新”组织党组织512个,实现了规模以上“两新”组织应建已建率100%,并着力强化企业生产经营“加速器”、企业文化建设“调节剂”、企业和谐稳定“稳压阀”等功能,切实发挥“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服务作用。通过将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设置先锋岗、示范岗220余个,党员责任区340多个,先后发展党员1200多名,党员为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4600多条,解决生产经营难题1700多件次,党员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更强了。通过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倡导的团队精神相结合,增强了企业文化作为党建工作载体的针对性、渗透性和实效性,全区“两新”组织共成立球类、棋类、文艺类团体等100余个,举办内部文化园地60余个,有20家企业党组织还开办了内部刊物,进一步丰富了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通过搭建党员、企业主、职工之间的沟通协调平台,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公司法》、《劳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保障落实党员职工各项权利。同时,开展党员与弱势职工牵手结对活动,及时答疑解惑、提供关怀帮助,共建立帮扶对子400多个,协调解决劳资纠纷1260多起,为职工办实事、解难题9200余件次。在芝罘区近期开展的“暖冬行动”第一书记帮包特困户温暖过冬活动中,联系包帮“两新”组织的10名“第一书记”,共为困难职工购置米、面、油等1200多斤,送去了党的温暖和关怀。芝罘区作为烟台的中心区、老城区,人口密度大、群众需求多样,特别是群众文化生活方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由此也产生了众多的民间团体等新社会组织,它们在联系群众、凝聚群众、发动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此,芝罘区以社区广场舞团队党建为切入点,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在摸清辖区内所有广场舞团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团队实际和党员数量,按照应建尽建的原则,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灵活建立各类广场舞团队党组织。本着“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有利于加强党员管理、有利于开展党的活动”的原则,每名党员在按规定编入组织关系所在党组织的同时,还要编入相应的广场舞团队党组织,并着重抓好团队“党员负责人”和“非党负责人”两支队伍的教育和管理,定期组织开展党建知识、群众工作能力培训。充分整合辖区资源,为广场舞团队党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人、财、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协调文化、体育等部门,引入党员专家服务团队,为广场舞团队提供专业指导,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层次和品质。坚持因势利导,针对各类广场舞团队的不同特点,在充分利用好“艺苑献萃”等现有载体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作用发挥形式。同时,以团队党组织为单位,收集汇总团队成员了解掌握的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了解社情民意、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积极宣传上级有关政策精神,尤其是惠民利民政策,让基层群众了解政策、享受便利,深切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华洋艺术团团长王凤华激动地说,“我们艺术团也成立党组织了,大家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更高了,今后我们会编排更多宣传发展成果、歌颂党的政策、深受群众喜爱的好节目。”通讯员王巧善卢悦李雨浓

新闻推荐

今天天气晴, 市区最低气温-1℃

本报讯(YMG记者徐睿)今天烟台市天气较好,北风,风力不大,气温小幅回升。市气象台17日17时提供最新天气预报:今天白天到夜间,市区天气晴,北风3到4级,最高气温5℃,最低...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1.4万余名在职党员沉到基层开展服务,2万多名人才服务群众60多万人次,512个“两新”组织党组织为职工群众解决困难近万件———, 芝罘:纾困解忧彰显民生情怀)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