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宜居宜业、至善至美新莱山,建设现代和谐幸福首善之区”,这是在日前召开的全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工作会议上,莱山提出的未来发展目标。
是目标,更是愿景。而莱山自然美景与人文元素交相辉映的和谐壮美也让这一目标近在眼前。
初冬时节,行走在莱山,无不感慨于这里蓬勃的发展脉动,而在其一路向前的加速发展中,莱山街道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个有着52平方公里土地,辖23个村,拥有3万人口的小镇,不仅有着优越的区位和自然条件,还保有根植于这片土地、滋养着这里百姓的人文精神。
这里,多个重点项目集聚,涉及方方面面,让街道发展更具活力;
这里,城市建设不断“加码”,旧村改造加速推进,老百姓的“上楼梦”越来越近;
这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跟进,水、电、暖……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这里,文化软硬件不断升级,文化队伍越来越多,文化大院全覆盖,文化氛围日益浓厚;
这里,民生服务更上新台阶,每年,学校、医院的改造与建设都是重头戏,老百姓生活越来越便利;
……
昨日,记者走进莱山街道,走进这一个具有古典建筑风格的集商业、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特色小镇,感受这里跨越发展的铿锵步伐,体味老百姓迈向幸福生活的踏实脚步。
“加码”重点项目,提升发展活力
对莱山街道辖区内的老百姓来说,今年最大的喜事,莫过于农产品物流中心的投用。经过一年时间的紧张建设,在原村镇大集基础上改扩建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直到现在,莱山街道经济发展办公室副主任曲永高都清楚地记得投用当天物流中心里的热闹场景。“毫不夸张地说,街道辖区范围内的老百姓几乎都赶来了,一起见证了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也体验了物流中心的方便。”曲永高告诉记者,以前在莱山街道辖区范围内只有一个村镇大集,是老百姓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场所,但由于是露天的,每逢下雨天、下雪天就无法正常运转,也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为方便老百姓生活,同时也是响应莱山区委区政府加快农产品流通的号召,街道在去年9月底开始在原村镇大集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分两期建设,打造农产品物流中心。”曲永高告诉记者,该项目还被纳入莱山区级调度的重点项目,一期项目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规划设计有360个摊位,已经投入使用。目前,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的二期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不只是农产品物流中心。近三年来,莱山街道承担了多个市、区、街道三级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共涉及14个村、6000余亩土地征迁工作,改变了辖区重点项目少、发展活力不足的状况。总投资12亿元、占地3500亩的烟台植物园于去年十一正式开园;区规划展览馆已投入使用;占地700亩的新兴产业园道路建设和一期占地900亩的杰瑞工业城项目已完成全部征迁任务;山海路南延工程正在进行基础施工;总投资4亿元的源山郡生态休养中心项目综合楼主体建设已基本完工;总投资10亿元的郝家庄旧村改造项目已完成一期工程3万平米建设和二期工程土地摘牌,二期4.1万平米场地平整完毕,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烟台一职(艺校、特殊教育学校)项目已完成228.5亩土地征迁工作;总投资33亿元、占地1270亩的绿叶健康城项目已与韩方签定了投资合作协议(注册资金4000万美元,一期投入约1亿美元),目前正在调整项目地块控规和项目设计工作;北方城汽车城市综合体、国际汽车文化营地等项目也正在加快推进。
推进旧村改造,加快城市化进程
改变,从旧改开始。提升,从住房起步。
对莱山街道郝家庄村的村民来说,现在每天白天和夜间都充斥在耳侧的机器轰鸣声,从来没有如此刻这般悦耳又令人期待。眼看着安置房一截截的攀升,村民的热情也伴随着楼宇水涨船高。因为这样的轰鸣声,同样也是自己和全家人即将住上崭新的楼房的铿锵脚步声。伴随着莱山向南发展战略的实施,2011年7月,郝家庄村改造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项目北临沟莱线,西临郝家庄旧村,规划总用地25.76公顷,地上建筑面积24.3万平方米。项目集居民楼、学校、幼儿园、游乐场和车站为一体,建成后的郝家庄将成为一个配套齐全、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生活便利的现代化大社区。彼时,郝家庄村20多名居民正聚集在项目规划图前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这一户好,两个卧室都朝阳。”“我喜欢这个,厨房够宽敞。”“还是这个好,在一进门的地方可以再打造一个儿童房。”……如今,四年时间过去,项目一期已经完工,居民已经搬迁进安置房,项目二期也正加速推进中。在郝家庄村的旧村改造中,村民安置可谓相当人性化。郝家庄依照“先安置后开发”的改造政策,将原本村建的大龄青年楼用作旧村改造村民的安置楼,楼顶统一安装太阳能,屋内全部采用地暖。为照顾老人住楼房的不便,1楼、2楼特意留给6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在3楼以上的楼层居住,并采用抓阄的方式决定。针对村民变市民容易出现的“上楼难”,村里还为每户提供3万元的装修费,全部工程完成交付后,将彻底改善郝家庄村的居住环境。在莱山街道,像郝家庄村一样,即将实现大变身的还有东沟、东庄、南村、西村四个驻地村。郝家庄村旧村改造,即将启动的东村等村的改造……一个个改造项目勾勒出莱山南部城市化的宏伟蓝图。
完善基础设施,给力公共服务
如果说旧村改造让村民的安居梦从梦想照进现实,那不断加码的基础设施建设,则让村民的生活更有质量。以前的莱山街道没有几条像样的道路,村内道路基本上都是泥土路,雨雪天气特别泥泞,不仅老百姓生活极不方便,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街道的发展。“要想富,先修路。”话虽是老话,却是最实在的道理。渴望发展和变化的莱山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发展的“捷径”。莱山街道先后投资730万元对政府大街、老烟乳线进行了维护,并完成政府大街东扩120户房屋、山海路南延200亩土地的评估工作,完成沟莱线、南千线南村段大修等工程建设,铺设沥青72000㎡,推动发展大道、东千线、林门线等道路开工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辖区交通环境。截至目前,街道共新建、整修、拓宽辖区道路8条,构建起了纵向烟乳线、东院线、莱源路、郝金线,横向沟莱线、民生大街、林门线、发展大道构成的“四纵四横”交通网络。
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方面也可圈可点。近几年,莱山街道加大对水、电、暖、气等设施的推进力度,先后建成污水处理站、垃圾中转站、病死动物处理站、供热站各1座。去年冬天,街道驻地片实现了集体供暖。
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方面,莱山街道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对莱山河、朱塂堡河、友谊河、东风河进行了清淤、浆砌、绿化;对街道驻地和各村卫生保洁、街面养护等进行了市场化运作,各村道路保洁率达到98%以上。生态文明村建设也不断在“加码”,目前,莱山街道12个村通过了区级以上生态文明示范村验收。其中,东沟村、河北村分别被评为“市级生态文明示范村”、“烟台市首届美丽乡村”。一系列工程的相继推进,让莱山街道的功能日益完善,公共服务能力日益增强,这一切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辖区老百姓的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深耕文化沃土,收获春华秋实
昨日早晨7点,莱山街道东沟村文化大院里热闹非凡。原来,村里的文艺队今天要出席一个家电商场的开业典礼。“现在,每隔几天就会有人来请我们的秧歌队演出,有的是结婚的,有的是新楼揭牌的,平时没事我们就在村子里自娱自乐,有正式演出的时候,我们就提前到村文化大院进行彩排。”东沟村文艺队队长钟士强不无自豪地说。
提起东沟村文艺队,在莱山街道可是小有名气。这支由东沟村村民自发组织的表演队伍,队员中年龄最大已经79岁,最小的仅十多岁。他们的节目既有传统的秧歌、吕剧,也有充满时代气息的舞蹈、喜庆大鼓,节目内容素材多半来源于身边人、身边事,褒扬、诙谐、讽刺不一而足。随着表演的节目越来越多,这些队员俨然成为了四里八村的“大明星”。“大明星”的养成,要归功于街道和村委的大力支持。2007年7月以来,东沟村先后投资160万元建设了各种活动场所,购置了各项健身器材和文化活动设备,其中包括520㎡的文体综合大院。2009年建设了900㎡的文化活动中心,内设舞蹈室、演唱室等。村委还出资配备了电源音响、教学光盘等。对于这些文娱活动给村民带来的影响,东沟村党支部书记刘维波颇有感触,“文艺队表演的都是内容健康、活泼向上的节目,在这些节目的引导下村民之间的关系和谐了,整个村子也更安定了。”正是看重文化活动在推动文明、促进和谐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莱山街道设立文化专项奖补资金,重点扶持村级文化队伍建设,用于鼓励和支持各村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引导各村完善各类文化基础设施。如今,街道23个村都有了自己的文化大院和文化娱乐队伍,成立了20支业余文化剧团,成员达400多人。莱山街道还在各村推广了“四德榜”建设,每季度评选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之星;启动“文化一条街”建设,投资100余万元,在烟乳线官庄段、明泉段建设1000多米的仿古式景观墙,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孝、信、义、礼、仁、智、信的传统文化理念。
聚焦民生工程,增进民生福祉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莱山街道办事处千金村的幸福院时,十几位老人正三五成群地围坐在桌子边,或下棋,或打麻将,好不热闹。“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现年58岁的刘淑建颇为感概地说。的确,要搁在以前,这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根本想象不到自己能享受到如此幸福的晚年生活,和相熟的老哥们、老姐妹打个扑克、玩玩麻将,到了饭点,有人做好了只等开逮……“虽然子女不在身边,但我们现在也过得很舒坦。”刘淑建说。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村里幸福院的建设。
今年4月份,千金村开始改造原来的老年活动室,投资200余万元建设幸福院,内设休息室、健身室、独立厨房、棋牌室等,休息室内放置有20张床位,方便老人在这里休息。
谈到最初建设幸福院的初衷,千金村民政主任刘元众表示,“我们村现有60周岁以上的老人5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100余人,这些老人常年独居在家,身边没人照顾,这不仅仅是一个养老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问题,如何保障他们晚年的幸福生活是我们一直的愿望,幸福院的建设就是希望为村里的老年人提供一个理想的生活环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老有所乐。”
在千金村,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民生福利,那就是按照省级示范幼儿园标准建设的千金幼儿园。今年5月份,投资300多万元,占地1800平方米的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千金村及周边村庄的孩子终于在家门口就可以在高标准的幼儿园入学。千金村的一系列民生福祉,恰是莱山街道加大民生投入,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的一个缩影。近几年,莱山街道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和文教卫生体系建设,先后建成河北、东沟、明泉、官庄4个农村“幸福院”并通过验收;对莱山区第二人民医院病房、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新建了莱山初级中学学生食堂和宿舍楼;重新选址新建莱山中心小学,原中心小学校园改造为街道中心幼儿园,目前规划方案已经通过,正在进行开工前期准备工作。YMG记者刘洁通讯员来轩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High声评语”活动进入第二天,一大大大波精彩评论接踵而来,小编仔细地“批阅”了所有评论,这里精选几条有代表性的评论,与大家一起分享。小编再次提醒:参与“...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