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年6月底,烟台市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23处,各类养老床位4.4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2.3张,机构数和床位数均位居全省前列。
养老产业“跑步”前进的背后,不能忽视烟台市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状。截至2013年底,烟台市户籍人口651.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2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2%。
今年以来,“医养结合”模式正在烟台市悄然兴起,鼓励养老机构设置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发展老年养护院、康复院成为新期待。
在昨日举行的全市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暨社区服务业转型升级推进会议上,养老问题再次“摆到台面说亮话”。
供需脱节不可忽视
截至6月底,烟台市养老机构总数达到223处,各类养老床位4.46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32.3张,机构数和床位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公办养老机构稳中求进,截至2013年底,烟台市规划建设的12处社会福利中心,目前已建成10处,敬老院总数达到124处。另外,全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到89处,床位数2万多张。
然而,养老产业“跑步”前进的背后,仍不能忽视烟台市日趋严重的老龄化现状。截至2013年底,烟台市户籍人口651.1万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25万人,占人口总数的21.2%,比2012年底增加6.55万人,比全国高出约6个百分点,烟台市已成为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而烟台市已建成的养老机构,功能多以生活照料为主,养护型、医护型养老机构严重缺乏,目前纳入医疗定点范围的仅有28家,医养结合型的仅有4家。自理老年人机构养老需求少,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没有合适的养老院入住,这就导致一些养老机构床位大量闲置,市场供应和需求出现了脱节。
“医养结合”悄然兴起
目前,各县市区正在推进县级福利中心建设,每个县市区要培育1-3处规模大、骨干型的民办养老机构。其中,福山区、海阳、蓬莱、龙口年内争取县级社会福利中心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同时,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农村五保、城市“三无”等困难老年群体提供养老服务。
居家养老作为创新养老模式,推进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农村幸福院、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邻里互助点等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合理增加餐饮、托养、保健等有偿服务项目。今年以来,“医养结合”模式正在烟台市悄然兴起,鼓励养老机构设置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床位,引导医疗机构合理利用闲置资源,发展老年养护院、康复院成为新期待。另外,年内所有县市区的养老信息平台都要建成并投入运营。
养老中心明年投入使用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福山西南部、正在施工建设中的烟台乐天养老中心。作为2014年省级重点项目,建成后将成为3万老年人的“世外桃源”。
“现在一期工程的6栋楼已经封顶,目前正在进行外墙保温,及室内管网、空调等附属工程施工。所能看到的8栋二期工程仍在进行基础工程。预计2015年一期工程将投入使用,主要包括30万平方米的医疗康复中心和半自理、不能自理集中式养老公寓,一次性提供6816张养老床位,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同时实现城市‘三无\’对象、农村五保对象的收养,优抚对象集中休养以及浪流乞讨人员的救助等社会职能。”福山区福利中心主任邢波介绍。YMG记者慕溯
新闻推荐
17条市区公交线路优化方案征集民意, 市民可通过邮件电话提意见
本报讯(YMG记者慕溯通讯员亮亮连波晓林)8月11日至17日,交通部门将对市区17条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并征集市民意见。在征集期内,市民如果有好的意见和建...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