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两化融合的核心就是信息化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模式。
一个钟联网平台,赢得一个产业。
昨日上午,在烟台持久钟表集团有限公司七楼钟联网中心,研发中心工程师梁树状正通过钟联网对公司的产品进行实时监测。“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百套公共用钟,如果出现问题都可以在这里远程解决。比如不走字,走得不准等,在钟联网上就可以进行调整。”梁树状告诉记者,正是靠这套国内首创的钟联网平台,持久钟表在全国公共用钟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
如今,全市类似于持久集团这种以信息化引领企业转型发展的成功例子不在少数。今年上半年,在省政府公布的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指标中,烟台以67.8分企业融合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一位。目前,烟台市组织推荐全省两化深度融合重点项目27家,7户两化融合企业列入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两化融合,正成为撬起工业企业转型的新支点。
效益提高了制造业转型加足马力
昨天上午,山东大学的7名软件研发专家来到烟台泰利汽车模具制造有限公司,对企业的制造流程管理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利用管理系统,实现了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售后的数据共享,基本实现无图化生产。升级后,将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建一个云制造系统,公司所有的供应商和客户均可进入系统,了解项目情况,实现远程合作。”该公司副总经理邵东强告诉记者,“通过这套管理系统,至少可提升经济效益15%左右。”
通过信息化推动工业化,泰利汽车模具这种新型发展模式成为企业转型的一条“捷径”。对此,市经信委信息化推进与信息安全科科长高民深有感触,“通过很多发达国家的实践证明,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短期内将增加30%的投资,但长期看,可以提高产品档次和质量,增加85%的经济效益。”
目前,烟台市以信息化改造提升效益的企业不在少数。丛林集团自主研发了18条大型铝型材挤压生产线,把1.5万元1吨的铝锭变成6万元的高附加值的车体结构铝合金型材;兴民钢圈投资2.5亿元引进世界先进的全自动生产工艺,在节省人力成本75%、提高生产效率100%的同时,产品也进入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整车配套体系……“这些企业具有很强的示范和带动性,而且向深度融合发展的趋势明显。”高民说,下一步,将继续围绕两化融合重点试点企业,推进烟台市先进制造业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培育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工程。针对招远、龙口、莱州、莱阳、蓬莱等两化融合实验区产业特点,重点推进先进制造业、现代食品加工业和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两化融合。
衍生新产业卖产品与卖服务相结合
两化融合,不仅仅提升效益,在节省企业生产成本、降低能耗等方面同样“有账可算”。
高民介绍,信息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普及应用,有助于推进烟台市工业行业节能降耗,特别是在钢铁、有色金属、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可有效实现生产过程清洁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环境影响最小化。目前,烟台宝钢钢管通过4个层次的信息化改造,对设备、生产线级及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等进行升级,使得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了30%。南山纺织服饰采用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年可节省原料费用200万元,节约软水20万吨,节省能源600吨标准煤。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两化融合的基础,更为核心的还是利用信息化的“粘合剂”作用,促进现代服务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制造服务业。“简单地说,就是变卖产品为卖产品与卖服务相结合。”高民说。现代物流、工业设计、软件和信息服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都与信息化息息相关。目前,烟台市的朗越物流依托云服务平台,为富士康、斗山等客户量身定制无纸报关数据交换系统,效率提高几十倍;道恩物流正实施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对接示范项目,(下转第二版)
南山纺织服饰采用监控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YMG记者唐克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志军刘甜甜YMG记者苗春雷)8月7日晚上,在迎春大街,一名老外因酒后驾驶被交警查获,面临记12分,罚款1000元的处罚。8月7日晚上8点,正在迎春大...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