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YMG记者申吉忠摄影报道)8月4日,梁巧燕与工作人员一起组装婚庆剪纸灯饰。整个组装场面,让人感觉剪纸无处不在。剪纸在中国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人们把剪纸贴在墙上或明亮的玻璃窗上、门上、灯笼上等,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不过,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烟台民间剪纸艺术在有序传承中也隐含一些问题。烟台剪纸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梁巧燕女士表示,单凭做剪纸收入并不多,并且由于剪纸要做成精品需要花费多年苦功,十分耗费精力,很多学生难以忍受最终选择离开,这也给剪纸艺术的继承造成一定困扰。面对这些问题,将剪纸艺术进行产业化经营或许是一条较好的出路。近年来,梁巧燕在剪纸创新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让剪纸插上创意的翅膀。梁巧燕不仅创办了文化艺术类公司,而且在传承剪纸艺术的同时,还不断推出文化创意衍生品,收效良好。剪纸创作中,梁巧燕在保留传统剪纸艺术的基础上加以创新,主要体现在色彩、题材和运用手法三个方面。她创作了多个系列题材的剪纸作品,一改剪纸一片大红的传统色,创作出“青花瓷系列剪纸”、“水墨晕染剪纸”、“多层套色立体剪纸”等。在烟台1861创意产业园梁巧燕剪纸艺术工作室,记者看到,T恤、壁挂、丝巾、软垫、窗帘、户外雕塑、屏风隔断、茶几、布包、礼品、书签、贺卡等,都被融入了剪纸的元素。近年来,梁巧燕与多家广告公司、工艺品生产厂家、影视动漫机构合作,先后开发了剪纸系列衍生品。目前大致有瓷器、布艺、灯饰、装饰、雕塑、生活日用品、办公用品等六大类、40余种。像杯子、餐具、抱枕、钥匙扣等都已经开发出剪纸衍生品。在布艺类,梁巧燕将丝巾、旗袍等服饰赋予了剪纸元素,这些衍生品无形中拉近了非遗与人们生活的距离。一位参观者表示:“这些作品完全颠覆了传统剪纸在我心中的印象,想不到剪纸艺术可以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东西现在反而是更时尚了。”
“给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插上创意的翅膀,让传统的技法和工艺适应当今时代的审美,让非遗项目进入我们的现代生活,激发非遗活力,正成为新一代非遗传承人和文化创意者们共同的努力方向。”业内人士对梁巧燕的创新创意剪纸赞不绝口。剪纸衍生品,既可以使烟台剪纸得到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也可以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语言,推广地域文化和民间文化。剪纸衍生品在美化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地传播和弘扬着胶东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梁巧燕展示剪纸葫芦。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承诺买车可挂本地牌事后却变卦, 户口在外地的消费者新车挂不上牌,不敢上路,只能“趴窝”家里
昨日,读者张女士向96110反映:“我的户籍在外地,在烟台做生意。7月中旬,我在东风日产烟台富嘉专营店买车。买车前,销售顾问承诺给我在烟台挂牌,我才...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