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行保障部宁英杰徐彬
2015年5月28日零点02分,当山航调机9001在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落地时,一辆早已等候在机坪入口处的捷达轿车,引导着它滑向112#停机位,这标志着烟台蓬莱国际机场航班地面滑行引导服务正式开始启用。
引导车在机场服务中有个很特别、很洋气的名字“FOLLOWME”(跟我来),是专门负责飞机在机场地面滑行引导的。由于机场的停机坪都很大,停机坪的滑行路线各不相同,且非常复杂,所以每个飞机驾驶员不可能做到对各个机场的地面布局情况了如指掌,因此飞机地面滑行引导服务工作便应运而生。当飞行员驾驶飞机在一个机场落地后,机场引导员会驾驶着引导车在机坪入口处等待飞机,并引导飞机滑行至停机位。世界各地有条件的机场都会提供这种服务。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机坪内有T1、T2两条主用滑行道,所以地面运行情况较为复杂,为了减少飞机因滑行错误而导致地面刮碰等运行事故的发生,减轻机组的压力,为机组提供安全、快捷、优质的地面滑行引导服务,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启用时,增加了引导车服务项目。
机场运行保障部机坪监管科就是负责蓬莱机场的飞机地面滑行引导工作。红黑色相间的车身,车顶部醒目地竖立着一块“FOLLOW ME”的LED屏。每部引导车里均安装有车载甚高频一部,用来守听塔台与机组通话;车载对讲机一部,用来守听运控中心发布的航班动态信息,以及与塔台等保障部门之间的联系。引导员为了确保工作期间所有信息都能够及时收到、发出,都会再随身携带一部手持甚高频,一部手持对讲机,四台设备同时打开工作,再加上机坪的各种噪音,虽然噪音干扰非常严重,但是引导车引导员却能从容不迫、有条不紊地处理着每一项工作。
航空器引导,就是将航空器安全、及时、准确地引导到指定停靠位置,看似简单,但实则责任重大。无论是雨雪、大雾等特殊天气,还是阳光明媚的正常天气,引导员总是驾车行驶在航空器的前面,保持合适的车速引导着航空器滑行入位,就像机坪的“GPS导航仪”。新机场机坪比老机场机坪大数倍,39个停机位,7条滑行道,机坪的滑行线,入位线纵横交错,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对非专业人员而言就像密码,完全看不懂,而引导员却将所有的数据烂熟于心。在机坪上,航空器引导的时间、路线都有严格的要求,容不得半点差错。在引导飞机时,引导员绝对不能犯错误,必须确保100%的安全。不仅要沿着黄色滑行道前行,而且还要时刻注意飞机滑行时前后200米和两侧50米内不允许其他车辆通行,要时刻关注视野范围内的其他飞机、保障车辆和人员。遇到特殊情况要随时与塔台、运控中心对讲机联系。
在雨雪大雾等特殊天气工作时,引导飞机更是对我们引导员精湛的业务能力、丰富的工作经验以及过硬的心理素质的考验。今年2月,蓬莱机场出现大雾,能见度不足百米。机坪白茫茫一片,看不见飞机,只能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夏天夜间赶上下暴雨,地面的引导线全都被雨水淹没,加上高杆灯反光,根本看不清滑行道路面上的标志。这时候一边要注意滑行道上的其他航空器,一边还要找准自己的引导路线,真的是左右为难、步履维艰,只能凭着对机坪路线的熟练掌握和丰富的经验引导航空器安全入位。
人们常说:夏练三伏,冬练三九。这句话用在引导人员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夏天停机坪地表温度最高可达60摄氏度,车里的空调开了也没用,浑身就像蒸桑拿,全都湿透,胳膊、脖子都被晒得爆皮,上车前穿的新衣服,回到屋里就有一层厚厚的汗碱。而我们引导员就在这样炎热暴晒的天气下,经常需要连续工作三四个小时。三九天,零下十几摄氏度,北风呼啸,车里的热乎气一阵风就吹没了,风大的时候,车都被吹得晃悠。在除冰雪的时候,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浑身都冻僵了。但当我们引导着飞机安全进入停机位,我们依然会为从事这份工作感到骄傲、感到自豪。任务繁忙无法按时吃饭,经常手持两部对讲机指令不断,即使这样,我们依然乐此不疲,累并快乐着……
我们没有感人至深的豪言壮语,只有一脸敦厚质朴的笑容;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只有一段段平凡的工作经历。转场后一年的时间里,我们把自己的理想、信念、青春和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机坪保障的“第一关”,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默默奉献,谱写了一曲爱岗敬业的赞歌。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晨报讯(YMG记者刘晋)日前,一部写实风格武术小说《刀尖上的武林》,正在著名老牌武术刊物《武魂》连载,而同系列实体图书《帝国镖路》却"飞"到了龙口六合螳螂拳坊掌...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