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硕果累累。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市总工会迎来了第十八次代表大会。自市总工会十七大以来,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通过广大干部职工共同努力,全市工会工作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做出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全市各级工会组织书写着无愧于时代的华章,展现出无愧于时代的风采。这些骄人的成绩令人振奋、令人鼓舞。她激励着全市广大职工继往开来,昂首阔步踏上新征程,意气风发创造新业绩。
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郭亚余传元摄影报道
国家级、省级荣誉榜上“星光璀璨”
自市总工会十七大以来,烟台市工会工作取得了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这是烟台市各级工会组织的光荣。她凝结着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的智慧、辛勤与汗水。全国工会工作先进市;连续11年全总市级财务工作先进集体、省总财务竞赛特等奖;全国“安康杯”竞赛优秀组织奖;全国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工会帮扶中心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推动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工会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单位;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全国“十一五”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先进组织单位;全国工会职工法律等维权服务示范单位;“幸福女性幸福中国”主题读书征文活动全国优秀组织奖;全国工会贯彻落实工资集体协商三年规划先进集体;全国工会经审工作先进集体;全省职业介绍示范点;全省促进再就业先进集体;全省工会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会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工会“农民工援助行动”先进单位;全省工会组建一等奖;全省工会组建二等奖;全省工会市级财务工作先进集体;省工会经审考核特等奖。这些荣誉,再现烟台市工会工作迈出的坚实步伐。
全市拥有技能型人才67.2万人
烟台市各级工会大力实施“职工素质提升工程”。积极搭建活动平台,持续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强职工技术人才建设,推动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优化升级。先后举办了50多个工种的市级职业技能大赛,指导县市区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和大企业开展具有行业特色的121个工种的比赛。全市参加技能学习、练兵、比武的职工达265万多人次。通过技能竞赛,先后有326名职工获得了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目前,全市拥有各类技能型人才67.2万人,其中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达19.1万人,技师、高级技师达4.06万人,选树技能带头人43000多人,组织15000多名技能人才(劳模)师徒结对,为全市经济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扶撑和智力支持。2012年以来,全市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取得的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已整体应用并获得专利的就有310多件。积极鼓励和引导职工开展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发明创造,评选表彰了一批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命名了30个市级职工(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全市打造了一批立得住、叫得响、影响大的创新成果和创新工作室品牌。2014年,李红新工作室被全总授予全国首批示范型劳模创新工作室。
6.2万家法人单位组建工会
目前,全市共有6.2万家法人单位组建了工会,其中组建基层工会委员会的2万多个,发展会员202.6万人,已建行业性、区域性工会联合会1180个。市委市政府把工会组织建设纳入评选全市优秀百强企业百分考核,连续印发了《党工共建创先争优活动的意见》、《创建活动三年工作规划》等一系列文件。在建会模式方面,对用工25人以上的企业建立工会委员会,不足25人的由两个以上企业按地域或行业建立联合工会。对用工10人以下不具备单独建会的,建立基层联合工会。目前,全市建立乡镇总工会133个,村居社区、工业园区、商业楼宇等工会联合会1180个。目前全市非公企业建会已基本实现全覆盖。
建立区域行业职代会242家
烟台市工会组织不断提高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果。截至目前,全市企事业单位职代会建制率达93%以上。在全市葡萄酒、黄金、石材、粉丝等十大行业,推行党委领导、商会主导、工会牵头的“三维联动”模式;目前,全市建立区域行业职代会242家,覆盖小企业和有雇员的工商户23万多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职代会职工代表竞选、培训、述职、评议、表彰一条龙工作制度,有效促进了职工代表充分行使权利。截至目前,全市95%以上基层企事业单位参与了创建活动,市县两级共表彰“合格星”单位3500家,“先进星”单位428家,省级“优秀星”单位34家,市级示范单位50家。探索创新职工民主参与形式,总结推广了职工金牌合理化建议评选制度、民主议事会制度、职工自主管理制度等20多种民主管理形式。印发《关于深化区域(行业)职代会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等6个文件,促进工作内容、程序、形式、运行机制“四规范”。
2.4万家企业参与创建“和谐劳动关系”
对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2006年初,便成立了以市领导为组长,22个相关部门参加的职工维权工作领导小组。市总工会把创建活动的相关文件、资料编写成册,印刷了1万多份发放到基层企业。2007年市总制定下发了《全市进一步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意见》,要求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必须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获得烟台市AAA级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职工工资年增长均在10%以上;指导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制度,增大职工养老的保障力度,倡导效益好的企业,特别是达到AAA级企业,推行企业年金制作为重点内容。截至目前,全市创建活动覆盖面已达98%以上,开展创建活动的企业2.4万家、参与职工累计165多万人,经考核达到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三个等级标准的企业1.9万余家,全市建会企业签订集体合同1.27万份。
“工资集体协商”覆盖2.8万余家企业
2012年,市总工会出台《烟台市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考核意见》,建立了考核奖励机制,对县市区和市直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进行考核。目前,全市签订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议420份,覆盖企业近2万余家。全市各级工会每年都有针对性地举办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专题培训班、年培训工会干部达160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工会干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能力,保证了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健康开展。截至目前,全市工资集体协议覆盖企业2.8万余家,占应签建会企业的92%,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企业职工工资年增长均在13%以上。
全市建有“职工书屋”260个
市总工会十分重视职业道德建设,着力提高职工政治品德素质。连续十多年坚持不懈开展职工职业道德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五届职工职业道德标兵评选表彰活动,涌现出全国抹灰状元王盛泰、全国道德模范刁娜、全国带电作业“第一人”李红新等一大批先进典范。目前,全市“职工书屋”建设资金总投入达5640多万元,“职工书屋”达260个,其中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30个。2010年春,烟台市职工艺术团成立,汇集了近百名烟台市优秀的职工文艺人才。职工艺术团入厂矿、进工地、走社区、赴军营,处处回响起职工艺术团的歌声。五年多来,艺术团赴基层慰问演出达400余场次,市总工会倾力打造的“情系职工———文化送基层”品牌在全省叫响。2009年以来,先后开展了每年一届的职工系列体育比赛,庆祝建党90周年职工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美术书法摄影展、职工文艺汇演等,有效地丰富了职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激发了广大职工的劳动激情和创造热情。
6500万送温暖资金暖透11万名困难职工心
烟台市建立健全困难职工档案,并根据低保标准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开展形式多样的帮扶救助活动,全市实现了对所有困难职工和困难农民工的广覆盖。全市5200多名工会干部与困难职工结成帮扶对子,每年走访慰问2次。创办“知音”家政培训以来,已成功举办104期家政、月嫂、育婴师等培训班,培训学员6250名,80%的学员都实现灵活就业,最高月薪可达7500元。烟台工会家政服务培训已成功取得了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和全总认定的培训资质,成为烟台市政府指定的3个家政服务培训点之一。自2008年以来,全市建立工会实训基地18个,开展各类职工培训13.9万人次,开发用工岗位12.3万多个,帮助10.2万多人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两节”期间,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送温暖资金6500余万元,覆盖困难职工和农民工11万多人次;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共与5000多户困难职工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帮扶款物1000余万元。一路阳光一路歌。回望过去,我们激情满怀;展望未来,我们信心满满。市总工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将吹响烟台市工会工作迈向新征程的号角,激励着全市广大职工满怀信心和希望,去迎接新的、更大的辉煌。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烟台市城乡基本养老制度全覆盖, 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实现了十一连增,占总人口23%的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晨报讯(YMG记者纪殿国通讯员葛海燕)10月21日,是全国第三个法定“老年节”。10月1日—31日,是烟台市“敬老月”。昨天,烟台市召开老龄工作座谈会,庆祝全国第三个...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