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他们,是有着一手绝活的老烟台,他们散居民间甘于寂寞。听他们口述烟台非遗项目,就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上千年前的烟台。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烟台历史。敬请关

来源:今晨6点 2016-10-01 20:22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

葫芦,是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几千年来民间一直将葫芦称为“宝葫芦”。上至百岁老翁,下至孩童,见之无不喜爱。

栖霞,在胶东半岛腹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半湿润的气候,非常适合小麦、玉米以及葫芦的生长。而栖霞从古也有种植、制作、观赏和收藏葫芦的习俗。

作为烟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葫芦雕刻技艺在这里也深受欢迎。今年78岁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柳光铎就是葫芦雕刻的代表性人物。

传承八百年的葫芦雕

记者:柳老师,栖霞葫芦雕刻的历史有多久?

柳光铎:葫芦作为艺术发展,应该是很悠久的,在古代就有盛传。古代时,人们就认为葫芦的谐音是“福禄”,可以驱灾辟邪,祈求幸福。咱栖霞又有道教,道士们也喜欢佩带葫芦,好盛放道教丹药,用来舍药疗疾。古代神话中,把葫芦当做法器的也很多,大家最常见的就是八仙过海,铁拐李背着个大葫芦。

也正是因为人们的喜爱,加之道教在栖霞的盛行,所以葫芦雕刻技艺在栖霞广为流行。

记者:有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段?

柳光铎:栖霞葫芦雕刻技艺应该源于元代,在明代盛行起来,衰落于清末民国,等到了建国之后又开始逐步恢复,然后就一直流传至今。距今大约有800多年的历史了。

记者:当时的葫芦雕刻就是艺术品了?

柳光铎:不是,其实最初的葫芦雕刻是人们用来养蝈蝈的笼子,雕刻手法也比较简单,只要将这个葫芦雕刻成镂空就可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历代传承和创新,葫芦雕刻技艺在不断成熟,慢慢就形成了蝈蝈葫芦、雕刻葫芦、砑花葫芦、烙烫葫芦、填彩葫芦、制形葫芦、笔绘葫芦等种类。

粗旷豪放的葫芦雕

记者:咱栖霞的葫芦雕刻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柳光铎:葫芦雕刻其实是个全国性的,其中以蝈蝈葫芦、雕刻葫芦和烙烫葫芦最具特色。就咱栖霞葫芦雕刻技法来说,以粗旷豪放为主,“于方寸之间雕梁画栋,尽显世间百态;于文化积淀之中,尽显个性风采”。它主要是反映了栖霞的乡土风情,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研究价值。

记者:葫芦雕刻有哪些技法?

柳光铎:先说工具吧。葫芦雕刻工具以前主要还是以木刻刀为主。现在就变得复杂起来,主要是竹刀、木刻刀、玛瑙刀、电烙铁、电钻、电磨头、钢丝球、砂纸、颜料等。这个工艺流程需要经过:选择葫芦、葫芦处理、艺术制作、添加文字和题款、配置底座和装饰五大步骤完成。

从艺术品的角度来说,葫芦的门类、种类很多,一个是自然葫芦,就是选择一个型,后来加上人为的东西了,也就是绘画、文字加上雕刻的工艺。雕刻又有很多,有线雕,有刀刻,在后来随着工具的发展有钻之类的。

“玩”出来的葫芦雕

记者: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葫芦雕刻的?

柳光铎:我接触葫芦是在小时候,主要是养蝈蝈。那个时候不是作为艺术来考虑,只是作为民间的玩物。记者:这手艺是跟谁学的?有没有什么故事?

柳光铎:这个说起来话就长了。我是栖霞东林村人,清朝末年,我的曾祖父叫柳善初,他非常喜爱葫芦雕刻,又善于抓蝈蝈,所以经常把葫芦雕刻成镂空的形状,用来装蝈蝈。当时在栖霞,就数他雕刻的葫芦最为精致有名。后来,这门手艺就逐渐传给了我。

传承最难是创新

记者:您认为葫芦雕刻最难的是什么?

柳光铎:最难的就是创意,必须要有个性,有创意。如果光去照着别人的弄一个样出来,就没什么意思了。不管什么艺术,都是一个创新,要有自己的特点。做葫芦是个综合艺术,文化含量越高越好。我的葫芦除了继承了一些传统技艺外,还把书法创作融于其中。因为我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我把一些著名的诗词文句刻在葫芦上,这样就让葫芦又有了丰富文化内涵。这么做的人可能是不多的。再一个特点就是把自己做的诗词楹联或者短文用到这上面。记者:那现在这门技艺的传承情况是什么样的?

柳光铎:现在真正掌握葫芦雕刻技艺的人可以说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我这个手艺可以传承下去,因为我儿子在接手这块。他叫柳伯牧,也五十多岁了。他现在是将烙烫葫芦填彩,将烙烫葫芦再砑花,这也是属于葫芦艺术的创新之作。记者:如此看来,您应该算是家族式的传承,但如果是别人过来学,您会不会收?

柳光铎:互相交流,互相切磋,如果有来学的,咱不保守,也会教给他。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从看八路打鬼子到自己打鬼子, 高孝骞离开殷实小家走上抗战路

“小时候我们家境还不错,但我还是参加了八路军!”昨天,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烟台市经信委离休干部高孝骞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抗...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他们,是有着一手绝活的老烟台,他们散居民间甘于寂寞。听他们口述烟台非遗项目,就如同坐上时光机,穿越到了几百、上千年前的烟台。 传承文化遗产、守护烟台历史。敬请关)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