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新闻 龙口新闻 莱阳新闻 莱州新闻 蓬莱新闻 招远新闻 栖霞新闻 海阳新闻 长岛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烟台新闻 > 正文

85后艺术家的“平淡”艺术, ———————记者走进于海宁的“无意识”世界

来源:今晨6点 2016-10-01 20:23   https://www.yybnet.net/

YMG记者刘晋摄影报道

他叫于海宁,一个1988年出生的,一个美国学成归来的“85后”青年。因为热爱,他决定回到自己的家乡举办展览,因为想要表达自己的“美学”,他将几个月来拍摄的作品拿出来呈现给观众。在整个采访中,他说得最多的就是“无意识”和“平淡”。

就像他展览的题目———“荒城迹忆”中的“荒”字,有扩大的意思,来源于《诗经·周颂·天作》篇,“天作高山,大王荒之”。“荒城”一词,也可理解为扩大生长中的城市。”他的美学思想也在这次展览中扩大……把展览留在家乡举办“我从小在烟台长大,14岁之前住在塔山脚下,之后就搬到了烟大海边,直到今天。所以一直以来我对山、对海、对大自然拥有特别的情怀,而烟台作为一座有山有海,充满了山海诗情的城市,我对她也是有着非常深厚感情的,所谓乡愁也许只有离家很远而不能归的时候才能体会吧。”

说起举办这次展览的初衷,于海宁表示,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自己作品。“对于艺术家来说,展览无疑是一个最好的途径。”“我并不是‘回到\’烟台举办,而恰恰是因为身在烟台才有了这次展览。这之间的因果关系有所不同。这次所展出的所有作品都是我从美国回来之后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最新创作的,说到底其实是一种乡愁的表达。烟台作为一座城市,养育了我,给了我灵感,我拍摄她,记录她,关切她,作为一个烟台人我理所应当地把展览留在烟台举办。”对于举办展览的艰辛,他认为,“不论是在哪里,中国或是外国,艺术家举办个展都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项目,打个比方来说,就相当于是以个人的名义承办了一次奥运会。”“平淡”背后“无意识”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照片都是平淡无奇的,但对于于海宁来说,也就是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这个跟个人美学的理念有关系。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对美的认识。有的人喜欢高大上或者是看起来非常震撼,一看就非常美的东西,可从我个人来说,偏好是照片的故事和背后的深意。看完照片后,你会思考一些什么。”其实,摄影并不是他的主业,“照片是我表达情感的一个工具,所以对我来说,摄影只是一个工具。我不是摄影师或者摄影家,我只是以摄影作为一个手段,用来记录我们城市当中的一些变迁,用来表达我的情绪,用来抒发我的思想和情感。所以说照片中平淡的东西恰恰是我内心平淡的表现。”据了解,于海宁在美国学的是数字艺术,方向是数字交互艺术的视频装置。“偏当代艺术一些。”他告诉记者,“视频装置这门艺术做展览的成本非常高,以一个人的名义或者以一己之力很难完成。于是,我就选择了影像,这个让人比较能够接受的方式。”对于自己的作品,他介绍说,并不是为了“美”而做,“而是为了思想而做”。“这跟我一贯的美学思想是共通的,我不觉得漂亮的东西是美的,在我看来,美的东西需要有更深的内涵在里面,比如说引起人的共鸣,哪怕这个东西会让人不适,不舒服,看了之后觉得心里不愉快,但他一样是美的。我就是想表达这样一种观点。”“这次展览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叫做‘无意识\’。就是在拍摄中,我没有一个主观的,一定要拍‘美\’而拍,或者说我一定要为了展览而拍,或者是为了艺术而拍。我没有想过这些。拍摄过程中是无意识的,照片本身也没有很多内容的表达,只是在照片组合起来之后,会给人一个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上的震撼。这个是要在解读照片之后,思考之后才能获得的。”艺术无法考虑所有人的感受对于观众的接受程度,他坦言,“观者过来看照片的时候,可以平静也可以复杂。说不定这个照片拍摄的内容是他从前的故居,他的内心就会有情感的波澜……”

当记者问及这种思想有多少人能理解时,他对记者说:“我不太在乎多少人能够接受,因为艺术这个东西大部分都是自说自话,我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自说自话,我在写完之后,我再去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能把自己的作品说通,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的工作过就结束了。至于观众如何接受,那是观众的问题。因为艺术这个东西不可能去考虑所有人的感受。我无法控制观众,我只能控制我自己,我只能用我的真心去做我的作品。观众尽可能去理解,不理解的时候我可以跟他交流,但没法限制他们怎么想……”

以上稿件、图片版权均属水母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书面授权的,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母网”。

新闻推荐

交警城管联手整治魁玉路占道摊点

晨报讯(YMG记者王轶通讯员王建)很多市民反映机场路与魁玉路之间道路上违章摆摊占道,影响了生活和出行,烟台交警三大队于7月6日傍晚4:30起,联合世回尧城管中队,双方...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85后艺术家的“平淡”艺术, ———————记者走进于海宁的“无意识”世界)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