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烟台市召开全市建设制造业强市工作会议,正式将建设制造业强市上升到战略高度,这无疑为烟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宽广的发展视野与空间。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按照“对标国际、争先全国、辐射区域”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扬长避短、精准施策,做大优势、补齐短板,着力打造结构优、质效高、规模大、动力强、后劲足的制造业强市,加快推动烟台由制造向智造、由大市向强市迈进,努力在制造强国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作出更大贡献。
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烟台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充分的现实考量。烟台因工而强,制造业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是强市富民的支柱和基础。可以说,制造业成就了烟台的昨天,左右着烟台的今天,决定着烟台的明天。当前,烟台正处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突破的重点是制造业、难点也是制造业。转得快转得好,就能够稳中求进、赢得主动;转得慢转不好,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被淘汰。因此,全市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实施制造业强市战略上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大力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和烟台市建设制造业强市面临的机遇,认清形势,把握大势,发挥优势,奋力抢抓机遇、积极大胆作为、勇于开拓创新,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推动制造业强市建设迈出更加稳健的步伐。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做优做强支柱产业。产业是制造业强市的核心支撑,只有做优做强支柱产业,才能撑起制造业强市的战略构想。要切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坚持存量优化与增量崛起并重,通过“延链、补链、强链、育链”铸链,集中做好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两篇大文章,加快推动传统产业由大到强、新兴产业由小到大,为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强化项目建设。抓发展,说到底就是抓项目。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要靠项目,建设制造业强市更离不开项目。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更加坚定“以项目看发展论英雄”的理念,进一步增强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真正做到一切围绕项目干、一切盯着项目转。要机不可失抓谋划,千方百计抓策划,高效服务抓推进,吸引一批优质项目,特别是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生根。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是建设制造业强市的关键核心。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不仅会带动传统制造领域的生产率提高,还会带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创新方式,推动制造业跨界跨业深度融合;创新品牌,增强烟台智造、烟台创造的知名度美誉度,全方位提升烟台市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抓好园区建设。园区是企业、资源和人才的聚集地,也是制造业发展的主阵地。要充分发挥14个省级以上经济园区的平台作用,引领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园区,规划建设专业化园区,推进园区体制机制创新,实现全市园区的特色发展、有序发展、改革发展,真正让园区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突破重大基础设施。对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就没有坚实的支撑。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集中抓好铁路、港口、机场、公路和水资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烟台建设制造业强市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
建设制造业强市,要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要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求贤若渴引才,不遗余力育才,不拘一格用才。特别要瞄准“高精尖缺”,大力引进吸纳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技能紧缺人才,大力培育提升本土优秀人才,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为制造业强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战略,是发展方向,是行动指南。建设制造业强市,是全市上下的共同愿景。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创新、一流、高效、务实、担当”的作风,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确保把制造业强市建设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让战略铿锵落地,让愿景变为现实,奋力开创烟台市制造业强市建设新局面。
新闻推荐
转眼之间,烟台农商银行已经成立将近5年,从成立之初起,烟台农商银行以“打造一流的区域性现代化精品银行”为奋斗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流程管理,进一步加强业务营销和产品创新力度,不断巩固农村市...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