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其超环山路与上夼西路交叉口向南走,一条朝东的胡同,就是四眼桥街。我二妹尹介君是四眼桥街的坐地户,多年前迁居上海。当我看到晚报《烟台街》刊登的《“桥坝合一”四眼桥》这篇文章后,立即转发到我们兄妹的微信群里,引发了几个妹妹兴致勃勃的回忆———
大妹尹介玲首先从北京发来微信:“我用放大镜看了报纸上的四眼桥旧照,虽然桥坝已经消失,可文章中关于四眼桥的来龙去脉,讲得头头是道,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早年的烟台,水源这么丰富。”妹夫胡志刚说:“那个像游泳池一样的水库也叫老鳖湾,方方正正一个大湖,小时候到那里游泳,四周有石头垒的大坝,不少人从大坝上往下跳水,飞燕式、剪刀式,姿势健美。”二妹对四眼桥感情最深。她说:我们是1980年夏天搬到单位宿舍楼的。大华毛巾厂两个单元的楼房,孤零零地立在四眼桥街,房前屋后是一大片荒地,紧靠在房屋东面的是一个大水库,每每在家擦完地,就到水库洗拖把。四眼桥河套,是老百姓的“洗衣河”,方圆几里地的妇女都到这洗衣服,各种形状的洗衣石头摆满了河边,谁去晚了就没有位置。只能看谁拿的衣服少,排在人家后面等。有人带着干粮洗一天,渴了就喝上游的水,甘甜甘甜的。洗好的衣服,直接晒在草丛上,五颜六色的。四眼桥的黄岩泥很有名,有人来挖泥,用板车拖着卖。生炉子烧这种掺了黄岩泥的煤饼,炉火更旺。
四眼桥周围的山峦,酸枣树特别多,有的人家让孩子摘酸枣卖,补贴家用。摘了一天酸枣的孩子,走累了,就在四眼桥路边的石头上休息,当场叫卖,一小碗3分钱,一大碗5分钱,看着满满一篮子酸枣,卖出了两三块钱,小孩高兴得手舞足蹈。四眼桥河套两侧的土地,还长一种草,称山胡椒,当地人叫薰蚊草,拔回来拧成长约2米的草绳,上市去卖,也有一笔可观的收入。
那时没有路灯,晚上一片漆黑。好在我们家住四楼,白天站在北凉台上,能看到蔚蓝的大海和马路那边的平房;到南屋能看到郁郁葱葱的塔山。随着房前屋后盖起了高楼大厦,这南北的好景色在视野中消失了,街道也被挤成了胡同。四眼桥两侧的楼房越盖越多,居民多了,买菜不方便。很快,小贩们就来了,农民把自己种的农产品,赶海的人把自己钓的鱼、挖的蛤,都拿来卖,四眼桥逐渐形成了马路市场。马路市场脏乱差,影响交通,政府把钢窗厂搬迁,建起了农贸大棚。现在的四眼桥街,成了商业一条街,亲朋好友来聚餐,只要下楼一趟,一会儿,一桌山珍海味,置办齐全。二妹说,他们虽然长住外地,房子却一直留着,他们恋恋不舍四眼桥,因为那里充满家的味道。
新闻推荐
吃得好、睡得香、便得畅、精神足、身体棒——— 魅力“方中方”、神奇牛膝鹿茸酒! 预约(6285430)送健康,进店有好礼!
本报讯(通讯员于九涛)“这个牛膝鹿茸酒真是太神奇了:喝了三天以后,吃得好、睡得香、便得畅、身体棒!”家住烟台市莱山区的王大爷兴奋地对笔者说。“方中方”是烟台一个国内名医、名方荟萃的地方;是烟...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