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灯节这么精彩!”“太美了,下次渔灯节我也得去看看!”昨日上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烟台)渔灯节摄影展在市文化馆展厅隆重开幕。百余名摄影爱好者、市民及新闻媒体记者出席了摄影展开幕式。
本次摄影展由市委宣传部指导,由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烟台日报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烟台开发区宣传部、市文化馆、市摄影家协会、八角街道办事处、水母网共同承办,旨在通过摄影爱好者的镜头记录和发现渔灯节的精彩瞬间,进一步推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助推烟台渔灯文化的对外、对上传播,提升烟台滨海民俗文化的影响力。本次摄影展也是烟台市“八角杯”渔灯节摄影比赛的后续活动,展期为期14天,全程免费向市民开放。
市“八角杯”渔灯节摄影比赛自2月25日启动以来,得到了社会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众多摄影爱好者和普通市民渔灯节当日专程赶至现场,拍摄了大量精彩图集。至截稿时间,组委会共收到218名作者的摄影作品共计3280幅。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征集到的所有符合参赛要求的摄影作品进行严格评选,最终,96幅获奖作品入选本次摄影展。
摄影展开幕式上,组委会公布了获奖作品名单。其中,鞠春喜等43人的50幅作品获得入展奖;吕建文等25人的30幅作品获得优秀奖;于源军等10人的作品获得三等奖;台本敏等5人的作品获得二等奖;乔光先拍摄的《中国龙》作品荣获一等奖。
渔灯节,是烟台开发区沿海渔民特有的传统民俗节日,距今已有500余年历史,2008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2月,烟台开发区被授予“中国渔灯文化之乡”的荣誉称号,成为全国第一个创建国家级文化之乡的开发区。近年来,开发区充分利用“中国渔灯文化之乡”这张城市名片,继续加强对渔灯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开发,使渔灯文化进一步发扬光大。
记者在开幕式现场看到,本次参赛作品中,有宏大热闹的祭海大典盛况,有73岁高龄女渔民现场表演织鱼网的绝活儿,有载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渔灯节民俗风情,有祭海渔民认真、虔诚的表情,有渔民富足的物质生活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新时代渔民广泛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参与感……摄影展展出作品所呈现的欢乐、热闹的景象,彰显了胶东渔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八角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次展出的96幅作品立体、形象、全面地展现了渔灯节盛况,摄影师通过对渔灯节精彩瞬间的抓拍,生动展示了开发区渔民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幕式上,还播放了八角街道办事处精心制作的渔灯节纪录片,让市民朋友更直观地感受渔灯节盛况。YMG记者徐睿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刘畅李媛媛YMG记者钟嘉琳)清明将至,芝罘区幸福街道幸国里社区联合党委组织广大党员、居民志愿者开展“弘扬文明祭祀、倡导绿色生活”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社区志愿者在辖区内的...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