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何晓波 摄影报道
一支成立不到两年的公益救援志愿者队伍,救助2600余辆遇困车辆、成功找回230多名“失踪”人员、护导两次大型中高考等公益志愿活动……面对受助者拿出钱物感谢时,他们婉拒并说“烟台898公益救援,只收笑容不收费用”。
几十辆车雪中趴窝,只身救援成新闻人物
孙中曾经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回到地方后有乐于助人的情结,时常想着能尽己所能帮帮别人。
2018年12月上旬,一场大雪后,芝罘区依山而建的青年南路坡陡路长,入夜后路面积雪结冰,一时间几十辆车困在半坡动弹不得。家住芝罘区的孙中在朋友圈里得知这一情况,驾驶着越野车赶赴现场进行救援。路况比预想中还差,车拽、绳拉、人推,救援完几十辆受困车辆已经是接近凌晨。
深夜独自救援雪夜趴窝车辆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孙中一下子就成了“新闻人物”。然而,他并没有沉浸在荣誉中,想到市区很多道路有上下坡,一旦出现车辆被困的情况,光靠自己的力量可能不够。
“干脆组建一个微信群,专门用来救援道路上被困的车辆。”仅仅半天时间,孙中组织的车辆救援群就吸引了100多人加入。2018年12月31日,孙中将车辆救援微信群改名为“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口号是“只收笑容不收费用”。
救援队“只收笑容不收费用”
2019年2月5日,农历大年初一晚上10点正是家人团聚的时刻,救援队接到求救电话:昆嵛山景区山道上一辆轿车转弯时不慎侧滑到沟内,多次尝试无法脱困。当时,室外气温零下8摄氏度,汽修企业放假,车上的3人一筹莫展。
孙中了解到被困车辆的准确位置后,马上协调距离较近的队员,烟台、威海两地队员驾车前往事发地。大约1个小时后,孙中等4名救援队员驾驶的两辆救援车赶到现场,一起用拖绳拖拽,不到15分钟被困轿车脱险。
同年3月7日下午4:45救援队接到求助电话,开发区海天花园一位80岁老人走失,老人有轻度智力障碍,走失时衣着单薄,脚上只穿了拖鞋。
接到求救信息后,孙中一边安排开发区附近的救援队员前往老人家中进一步了解情况,一边召集队员展开搜索。芝罘区、莱山区、开发区、福山区、高新区的队员纷纷赶来,沿着老人的走失位置成辐射状地毯式搜索。经过一晚上的搜寻,救援人员最后在小区角落发现已经冻得瑟瑟发抖的老人。
截至目前,车辆打不着火、侧滑路沟、爆胎更换轮胎等道路救援达2600多起,如果按照城区车辆救援每次50元收费,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不到两年时间“拒收”了13万多元。
道路车辆救援是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的主业,搜寻失踪人员是“副业”。一年多来,230多位走失、离家出走等人员被成功找回。
他们还参与了每年的中高考志愿服务,为考生们提供紧急护导,解危救急。
公益救援走向专业化
为了在最短时间内给予求助者救援,他们组建专用微信求助信息发布群。队员分布广人数多,每起救援信息从发出到救助成功平均用时15分钟。义务救援以帮带传、以点带面,许多被救者后来也加入到了救援队伍,将公益救援的爱心接力棒传下去。
救援队队员最多时达580人,为了保障队伍的健康发展,2019年2月1日起对所有的正式队员进行实名制采集,要求提供驾驶证、身份证、行驶证等信息登记备案,淘汰203名不符合条件的队员。为保障外出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队员们自己购买了统一标志的反光救援背心。
对于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下一步的发展,孙中说,车辆道路救援相对来说技术含量不高,仅凭队员的爱心与热情就可以。但是失踪人员的搜救光凭爱心与热情就不行了,需要救援人员根据失踪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研判初步确定搜寻范围。比如说,山林救援与水域救援必须是专业人员才能进行,山林救援不仅仅需要体能,还需要在密林山坡地带的方向辨别、自我防护等;水域救援更不用说了,救援溺水者不但需要游泳技术还需要救援的专业知识与技巧,也需要对海水、河水、湖水等不同水体水性的掌握。
作为队长,孙中对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伍每个成员都心怀感动,因为他们无论道路远近、无论白天黑夜、无论天晴下雨严寒酷暑,从不计报酬真心真意地奉献爱心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团队现有成员377人,80后和90后占比达85%以上,可以说这是一支年轻的队伍,一支充满活力和新生力的队伍。
2019年,基于烟台898公益救援志愿队伍“只收笑容不收费用”的救援理念与感人事迹,队长孙中被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评选为“烟台好人”。
新闻推荐
王老师自教学以来,工作勤恳敬业,教学工作认真扎实,教学成绩优异。工作中勤恳敬业,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进课堂,由课...
烟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烟台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