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赖皓阳 通讯员 李彦霖)4月1日,2021年烟台公益海葬报名正式开启,清明祭扫活动也逐渐进入高潮,昨日记者探访芝罘区殡仪馆,了解首日海葬报名和错峰祭扫情况。
“许多市民都是过来扫墓时,给去世的亲人报名海葬。”芝罘区殡仪馆业务科工作人员武斌一边现场引导市民报名,一边负责接电话登记。记者8点半到达时,他已经登记了8份报名表。武斌告诉记者,今年是烟台公益海葬实施的第七年,报名数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随着市民对传统殡葬意识的转变,海葬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不仅是许多外地人无法每年回乡祭扫选择海葬,许多本地市民也为逝去的亲人选择魂归大海。”武斌说。
芝罘区的李阿姨今年86岁,在给老伴儿祭扫完后,她来到业务处办理了海葬报名。“老伴儿去世1周年了,选择海葬是他的遗愿,我给他报上名。”李阿姨说,她的老伴儿去世前就叮嘱家里人,不要大操大办,现在有公益海葬,想把自己的骨灰留在烟台的大海里。上午9点半,1个小时的时间里,已经登记了30份报名表。记者了解到,今年烟台公益海葬报名将持续1个月至4月30日结束,报名首日截止到下午4点,2021年公益海葬共登记57位。海葬时间初步定在5月中下旬,现场报名需携带逝者身份证明,无法到现场登记的外地市民可以打电话预约登记,海葬具体时间确定后工作人员将逐一通知。
“从3月31日就有市民陆续来扫墓了,4月1日和2日迎来一波错峰祭扫小高峰,但人数最多的还是清明节当天。”芝罘区殡仪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提前祭扫的市民是因为清明假期要外出旅游。为了能让市民更好地缅怀先人,殡仪馆将在馆外小广场提供桌椅,方便市民悼念。
记者在芝罘区殡仪馆看到,前来祭扫的市民多以鲜花、花篮祭奠,现场没有焚烧纸钱的情况。“我在这卖鲜花四五年了,能明显感觉到人们观念的转变。”卖祭扫用品的摊主董师傅告诉记者,以前能看到前来扫墓的人大包小包带着东西来烧,现在很多人都是到现场买一束鲜花,既经济又环保。“文明祭扫已经成为大趋势,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董师傅说。
芝罘区殡仪馆提醒市民,清明假期将迎来祭扫高峰,殡仪馆周边道路多有拥堵,建议市民公交出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钟嘉琳通讯员卢希鹏)昨日记者从芝罘区工信局获悉,芝罘区2021年度5G基站建设全面开启,全年计划完成基站...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