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烟台 今日龙口 今日莱阳 今日莱州 今日蓬莱 今日招远 今日栖霞 今日海阳 今日长岛
地方网 > 山东 > 烟台市 > 今日烟台 > 正文

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专家会诊 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来源:烟台日报 2021-04-16 06:2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李俊玲摄影报道)“我们现在是赶上好时候了,要不像我父亲这样的病搁在以前早就没法治疗了,哪还能坚持到现在?”说这话的是今年64岁的马胜兰,她正在医院照顾生病住院的老父亲马东明老人。

昨天上午,记者在芝罘医院呼吸科住院病房见到了这父女俩。

今年96岁的马东明老人家住芝罘区新海阳西街,老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50多年了。两个月前的一天,老人在吃米饭时因吞咽困难卡在嗓子里,脸憋得通红,喘不过气来,多亏120救助及时,老人才转危为安。马胜兰对记者说:“当时可吓人了,我父亲被这口米饭憋得喘不过气来,脸都憋成紫红色了,我们又拍后背又捋前胸的也不见好,多亏拨打120求助,在120急救人员的帮助下,我父亲这口气才上来,送到医院直接住院了。”经检查,老人吞咽功能不好,喝口水都会呛到,已经不能自主进食了,医生建议住院治疗。马胜兰十分感慨地说:“这要是以前,这口饭都能要了老父亲的命,我们当时是干着急不知怎么办好,要不是120急救人员在电话里指导救助,等我们送到医院恐怕就晚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给马东明一家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看病更方便了,医疗条件越来越好了,小病不出社区,大病有专家会诊,看病就医的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马胜兰告诉记者,过去看病就是“老三样”:“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现在有“B超、彩超、螺旋CT、血气分析仪”等高科技诊疗仪。以前看病大多都是赤脚医生,现在有名医专家;从前看病只有简陋的卫生室,现在到医院看病有敞亮的诊疗大厅,患者不知道该挂哪个科室的号,可以去导医台咨询,再也不用进医院就找不到东南西北了。马胜兰感恩地说:“我老父亲一身的病多亏赶上了好时代,现在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有高超的医疗技术,医院还为他开展了专家会诊,把他的病情资料传给北京、上海的呼吸科专家远程会诊,制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让我们心安。”这些巨变都增进了民生福祉,让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不断增强。

“现在的就医条件越来越好了,看病方便,服务也接地气。自从有了社区签约家庭医生,有个头疼脑热的,不用出门就能得到治疗,这在以前是想都敢想的事儿。”马胜兰告诉记者,她们全家都签约了社区家庭医生,她经常能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生和护士打来的问候电话:“最近身体怎么样啊?用不用去给您量量血压,测个血糖啊?身体有哪儿不舒服的您随时给我们打电话……”这一句句嘘寒问暖的话让马胜兰心里感到热乎乎的,她说,有人记挂着是一种幸福,咱们老百姓赶上好时代了,从心里感恩这一切!

新闻推荐

推进城区“颜值气质”再提升 我区开展城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宋晓娜摄影报道)春回大地,奋进攻坚。为进一步提升全区环境卫生质量,营造“洁净、靓丽、有序”的市容环境...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专家会诊 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