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福
死而复生感党恩,这是一篇迟发的为迎接建党100周年的征文。
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特大喜事,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干部群众,为迎接这一盛大节日的到来,热烈举办各种庆祝活动,各种媒体,特别是党报党刊普遍举行征文活动。
笔者在毓璜顶医院接受心血管手术、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一到家,就接到烟台日报副刊编辑李凤同志的电话,邀约我为建党100周年征文撰写开篇。
我是一个老报人,又是一位入党半个世纪的老党员,无论从哪个方面讲,为党的百岁诞辰写文章,都义不容辞,应当仁不让。在这之前,无论是建国75周年,还是烟台日报75周年报庆,我都如约写了开篇。发表在《胶东文学》的迎国庆征文《我的文字生涯》,还有幸被主办方市委宣传部和市文联评为特等稿。即使是当年我只在其中工作了两年的人民日报,看到她举办的报庆75周年征文活动,我也主动为之书写了文章《难忘磨稿子精神》,表达我在中央党报工作期间受到的锻炼和深刻体会。
但这一次报社征文,让我处于两难境地,理应奋勇当先,却又力不从心。因为刚刚经过一次去死复生的大手术,正处在身体恢复的关键期,出院时主治大夫反复嘱咐我,回家后要严格按规定服药和护理,确保三个月的康复关键时段不发生任何意外,巩固得来不易的医疗成果。而对此情此景,李凤当即表态暂不考虑征文,让我安心养护身体,争取早日康复。
但征文事宜却一直萦绕心头,一刻也没有忘记,待身体状况稍微平稳,我立即开始文章构思,思来想去,征文就从这次身体患重病、及时得到治疗、死而复生切入主题,表达一个老党员的感恩之心,从一个侧面反映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取得的丰功伟业!
我这一次从病危住进医院,到手术成功脱离险境,在死亡线上挣扎的几个日日夜夜,历历在目,刻骨铭心,切身体验了一次生与死的考验,获得了我几十年记者生涯中从未有过的人生体验,更加认识到生命的宝贵。
俗语云:树老蛀虫多,人老疾病多,诚哉斯言!特别是人进入耄耋之年,百病缠身,不服老都不行。记得本世纪初,原来在《新烟台报》工作的老朋友老同事、后来调省里工作的车吉心,到烟台出差,特将当年的老同事、老朋友请到一起叙旧,回想当年我们这些人正处在年轻有为之年,青春焕发,峥嵘岁月稠,我深有感触地说:“时下青春已逝,垂垂老矣,一天不如一天……”老同事于泽宜当即纠正说:“严重了,是一年不如一年。”可我这次入院手术前,身体每况愈下,真个一天不如一天。牛年春节前我与老伴一起到烟台山医院莱山分院入院治病,回到家刚过完年,正月初三又双双住进毓璜顶医院,出院回家住了几天,我又重病来袭。入院的前一天晚上,忽感心胸发胀发闷,服过速效救心丸,稍有好转,勉强入眠,出乎意料的是第二天午休后,心梗复发,这一次连服两次速效救心丸,病情没有丝毫缓解,一量血压高压达到220以上,我有气无力地对老伴说:“看来我本命年过不去了。”老伴立即拨通回家探亲女儿的电话,不一会儿120急驰到楼下,迅速用担架把我抬上救护车。医护人员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蓝色警笛呼叫着直奔毓璜顶医院急病抢救中心,接着迅速送我进了重病监护室。从莱山区的家中到住进重病监护室,前后不到一刻钟,让我亲身体验了生命大抢救千钧一发的危急和神速。
经过检测和心脏造影,确定我这次患的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和急性冠脉综合病,处于极高危阶段,手术难度很大。为了确保手术成功,我的女儿不顾自己重病在身,连夜赴北京请来有关方面的专家权威宋光远教授来烟台主持手术,由毓璜顶医院富有经验的戴涛主治大夫协同,完成了这一高难度的手术,妙手回春,将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后来我得知,为了确保手术成功,专家们研究确定了ABCD四个预案,最终按第一方案获得成功。普通的微创手术,个把小时就能完成,我这个手术危险系数高、难度大,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期间为了减轻我的心理压力,配合手术进行,宋光远教授和戴涛主治大夫通过对话不断稳定我的情绪。当手术完成,医护人员把我从手术室推出时,我看到守候在门外的女儿和亲朋好友,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喜形于色。
我这一次大难不死、逃过一劫,事后有人说多亏了有一个有孝心的女儿鼎力相救,不顾自己重病在身,连夜赴北京请来名医;有人说我福大命大,命不该绝;有人说我有生之年没办坏事,好心有好报,修来的福……
当然凡事有果就有因。应当说,我这一次身临险境,我的一只脚已踏过另一世界的门槛,能够转危为安,得益于许多有利因素,有许多人要感谢。首先感谢由北京赶来的专家宋光远教授,接到邀请时,他刚刚做完一个大手术,一刻没有休息,及时赶到烟台为我施治,同戴涛主治大夫一起完成抢救手术,妙手回春。要感谢毓璜顶医院的领导,为我的手术大开方便之门,创造有利条件,确保手术及时进行。要感谢毓璜顶医院医护人员的医者仁心,心血管外科主任林鹏大夫,从我住院到出院回家,一直忙前忙后,像对待自己的家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操劳;翟声平主任在我手术过程中,多次为我送营养餐,不是家人胜过家人。特别令我感激不尽的,是我女儿亲如姐妹的女经理,医护人员称为“冷姐”,从我入院直到回家疗养,一直忙前忙后,从用药到日常护理关心备至,还特地安排员工丛林小伙,从买药到每天早中晚用药,登门服务,确保准确无误。总而言之,此次手术前后,让我切身体会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相互关爱、亲如家人的友好。
但千恩万谢,最最要感谢的,是党恩,感谢优越的社会制度,庆幸我赶上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经济大发展、科技事业突飞猛进、医疗水平空前提高,彻底改变了过去缺医少药的旧局面,全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有了充分保障。
老歌唱得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领导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给全国人民带来福祉。联系我个人的成长道路,不仅这次晚年的手术成功、获得新生,进一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是一个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的贫苦农民的儿子。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踏进中国,神州大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不聊生,我却在这样一个不合时宜的年代,降临到这个世界。降生时母亲体弱多病,不仅没有奶水,由于患病,牙齿全部脱落,是我没出阁的姐姐,就是哈尔滨的歌星陈红的姥姥,一口饭一口米地将我喂大。我自幼体弱多病,上小学时老爸给我取名王永虎,希望我能茁壮成长、虎虎有生气,可报名时,不知是我口齿不清,还是负责登记的老师耳朵有误,阴差阳错地写成王永福,但却恰恰昭示了我成长在新社会,一定会获得幸福。因为我上小学时,家乡宁海已成为解放区,我学唱的第一首歌,就是“解放区的天,是蓝蓝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从此我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回顾这段历史,更加让我深刻认识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如今我拥有的一切,都是党给的,感恩就要感谢伟大的党!
新闻推荐
“e”呼百应全覆盖 “码”上有事我先办 东台社区开创社区治理新格局,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李淼通讯员马婷婷陈采菁)为全面推进基层社区治理工作,东台社区党委依托智慧社区建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