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憧憬,心怀希望,30日,烟台市中小学生正式开学,迎来崭新学年。开学首日,各学校教育教学秩序规范,日常管理平稳有序,校园里重新回荡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新学年烟台市共有2098名新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同时家长最关注“双减”政策,以及“课后延时服务”,各学校也将积极落实。
教师全员参与保障 学生顺利开学
昨日早上6:30,在烟台二中芝罘校区门口,学校领导以及教师全部提前到校,在学校门口迎接学生,并引导学生们测量体温、收取健康码等,让学生有序入校。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学校针对开学准备了25套方案,目的就是确保学生顺利开学。“开学前一周,学校领导、中层领导、教师一起多次开会,研究部署开学准备工作以及新学期的工作安排。”烟台二中芝罘校区初中部负责人吴艳霞介绍。为了让家长和学生做好配合,开学前还给家长一封信,并且召开了线上家长会。
“今天全校教职工全部到位,全员参与疫情防控安全以及校园管理工作,除班主任要在教室看班外,60多位老师每个人都有具体的值班岗位。”吴艳霞告诉记者。学生顺利入校开始上课后,开学首日各教室立即开启“推门听课”,教务主任、教科室带领教研组长到各教室听课,当天“推门听课”不少于4节。这将及时了解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以便学校对新学期教学工作作出科学调整,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学生上课后,烟台二中副校长刘军荣又带领中层干部到各教研组、教师办公室走访查看,“看看老师有什么需要、教学物资等方面有什么需要,然后马上补充,当场解决。”查看完老师的办公情况,中层干部又来到学生餐厅提前进行“走路线,定点位”,明确各岗位职责,以便保障学生就餐安全有序,“分年级错峰就餐,学生入口和出口路线分开,都已提前安排好。今天开学,再来走一遍,确保无遗漏环节,才放心。”副校长刘军荣说。
落实“双减”
推行“课后延时服务”
新学期开学,家长最关注的“双减”政策,各学校也在积极落实。刘军荣昨日介绍,市教育局26日召开了烟台市的“双减”工作会议。政策出台后,学校就组织教师进行学习领会。开学后,学校立即从“作业”方面对“双减”政策进行落实和执行。首先是从教研环节入手,以前是查看老师的备课情况,现在要重点检查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设计。其次给学生提供课后“延时服务”,学校也将稳步推进。
据悉,烟台二中芝罘校区初中部课后延时服务分早、中、晚三个时间段,给学生提供延时服务。今年年初,烟台市出台了早晨推迟到校的规定,目的就是让孩子能够睡好觉、吃好早饭。但有些家长上班早,需要早点送孩子到校,针对这部分家长,学校在7:00—7:30安排值班教师提前到校,看管学生,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中午12:30—13:30,有些孩子中午没法回家午休,学校安排值班老师看着学生休息。
晚上放学后,5:40—6:10这个时间段,对于因下班晚无法及时到校接孩子的家长,学校提供“延时服务”。对此,刘军荣表示,延时服务,是给有需求的家长解决后顾之忧。学生在校等待家长来接的这个时间段里,值班老师指导学生练练字、阅读等,而不是上课。“学校正在积极探索进行,大家一起努力,目的就是让政策更好地落实落地。”
新学年
2098名新教师入职
开学首日,一些新教师初登讲台,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的“第一堂课”。教师上岗前,教育局对今年新入职教师进行了集中培训。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新学年烟台市共有2098名新教师加入到教师队伍中,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500余名。2017年开始,市教育局每年秋季组织直属学校和有关区市赴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部属师范类院校,抢在大规模教师招考开始前,率先开展“组团式”校园招聘,直接把招聘岗位送到高校,收获了一大批“双一流”院校高素质人才。此外,烟台市每年争取省公费师范生计划300个左右,在牟平、海阳、长岛等区市开展委培师范生招生试点,以订单式培养为烟台市乡村学校储备一批优秀青年教育人才。
新学期,烟台市对教师“师德”也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严惩师德失范行为,从社会、家长、媒体等多个层面聘请122名师德师风监督员,配合开展师德师风监督工作,构建多元化师德师风监督体系。严厉打击在职教师组织或参与有偿补课、收受家长学生礼品礼金、接受家长学生宴请、利用教师身份从事微商牟利等师德失范行为。
YMG全媒体记者 李京兰
通讯员 姜丽萍
新闻推荐
浮躁时候画素描 平静之中待爆发 ——专访烟台籍东京奥运会冠军刘诗颖
新华社北京8月30日电30日,烟台籍东京奥运会冠军刘诗颖结束了21天的隔离,重新沐浴在久违的阳光下。要说有什么比阳光还耀眼,...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