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 徐睿 通讯员 安兆阳)今年以来,我区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为总牵引,牢固树立“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的理念,聚焦企业办事的“难点、堵点”,打好不动产登记惠企服务“组合拳”,全力畅通不动产登记“快车道”,不断提升企业办事便利度、快捷度和满意度。
打破信息孤岛,畅通“高效率、全覆盖”的信息共享通道。据介绍,我区今年争取到烟台市三项“不动产登记+互联网”平台首家试点,实现涉税联办平台转移登记、“不动产+公证”联办、“不动产+法院”联办,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打造了“掌上办”“网上办”“随时办”“全城办”特色服务体系。同时,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打通了涵盖公安、税务、住建、民政、银保监等16个部门的数据共享渠道,突破部门间的“职能壁垒”,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办理业务,不再重复提交材料,取消“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证明”“完税证明”“结婚证”等纸质材料审核,并实行不动产抵押登记证明电子证照,不动产电子证照可通过“爱山东”APP不动产电子证照模块进行预览下载。
突破地域阻隔,实现“异地受理、跨区办理”的全市通办新流程。在我区,申请人通过移动端提出申请后,不动产属地工作人员登录“一网通办”平台进行预审,预审无误的提交税务系统。登记审核与税务核缴税费同步进行,税务部门完成税费核验后,通知申请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完成税费缴纳,完成后,短信提醒申请人到就近的登记大厅进行现场核验。对符合登簿条件的,不动产异地核验人员即时通知不动产属地人员登簿,登簿后即时生成电子证书(证明),申请人可以通过“爱山东”APP或“山东政务服务平台”的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现场查看并下载电子证书(证明),实现即时办结,如需纸质证书(证明),通过EMS邮寄给本人。6月16日,我区发出全市首张“通办”不动产权证书,并将办理时限从多个工作日缩短至20分钟内,同时,我区将“原籍办”变为“就近办”,打破了以往不动产权证属地办理模式,实现多点受理、全市通办、数据跑路,大大提高群众办事便利度。
并窗口压时限,提供“高水平、标准化”的登记服务。我区加强登记机构队伍建设,在持续提升业务技能的基础上,合并材料审核环节,对税务窗口和不动产涉税业务窗口进行整合,提供一站式集成化服务,企业只需在一个窗口、用一套材料、在一个环节即可实现申请、缴税(费)、领证等全流程办理,真正实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同时,不断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通过系统升级、延伸及流程精简,目前我区除商品房转移登记及预告登记外,其他业务均能在一日内办结,且大部分业务实现即时办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云全通讯员张辉)长期占压包裹燃气管道不仅会对燃气设施造成破坏,而且为设施维护和抢修抢险带来极大阻碍...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