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全媒体记者 张怡 杜明阳 王晓 摄影报道
10月3日,烟台二中、三中、四中和烟台青华中学、双语实验高中的60余名高中生走进东方文化市场,参加烟台日报社高中综合实践活动。穿汉服,投喂锦鲤,园艺种植,动手烙画,考察萌宠,每一个环节都给高中生们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
穿汉服逛“故宫”
上午9点,活动正式开始。在东方文化市场“烟礼尚衣司汉服馆”李妍辉老师娓娓道来,同学们一起游走于汉服文化的历史长河之中。
烟台三中高三的刘丁玮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汉服文化,穿上汉服在“故宫”背景墙前拍照留念更让她开心不已,“我喜欢的汉服文化和历史韵味在这一张照片中都呈现出来了。”
养萌宠须负责
来到“小宠匠宠物生活馆”,同学们一下子就被可爱的小仓鼠、胖乎乎的龙猫吸引,纷纷逗弄起这些小家伙。看到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些小萌宠,负责人张磊严肃地说,“现在好多人养宠物太过随意,以至于流浪猫狗随处可见,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果大家决定养小动物,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好好对待它们,用自己的爱心呵护、陪伴它们。”
来自青华中学高一的孙豪阳告诉记者,这次活动不但开阔了眼界,还了解到如果想从事宠物方面的职业,对生物、化学科目的要求会很高。以后报社有综合实践活动,还会叫上朋友参加。
摸锦鲤 “跃”龙门
在“泓泉水族”馆,负责人夏子俊给同学们讲解锦鲤由来和养殖常识。“锦鲤的原始品种是我国的红色鲤鱼,作为观赏鱼在明代已经非常普及。”夏子俊告诉大家,我国自古便有“鲤鱼跃龙门”的说法,比如《埤雅·释鱼》中就曾提到“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意思是,鱼跃龙门成为龙不假,但真正能够成为龙的,也就只有鲤鱼了。
同学们听着有趣的讲解,禁不住摸起了锦鲤那滑溜溜的鱼头,都想沾一沾锦鲤的福气和喜气。
种兰花赏园艺
游走于植物科普基地,观赏着四季花卉,同学们直呼仿佛进入一个微缩的热带雨林。芝罘区篱笆院花卉园艺中心负责人任庆峰详细介绍了主要种植的品种——兰花。
“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仅指分布在中国兰属植物中的若干种地生兰,如剑兰、墨兰等,通常称为‘中国兰’,在中国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任庆峰告诉大家,兰花的殖料比较特别,是松树皮和石子。
听完任庆峰的讲解,孩子们开始自己动手种植兰花,热闹的劳作场景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赏民俗学烙画
“大家听说过‘王莽撵刘秀’的故事么?”在火笔文化创意工作室,刘德宝老师饶有兴致地给孩子们讲起了烙画的渊源。据记载,烙画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传说一个叫李文的烙画工匠,曾救过刘秀,并送了一只烙花葫芦给他当作盘缠。刘秀不胜感激,虽历经千辛万苦,也不曾卖掉那只烙画葫芦。后刘秀称帝,加封李文为“烙画王”,并将其烙画作为御用贡品。从此,烙画文化名扬四海。
烙画创作是国画和西洋画的完美融合,需要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烙画要静下心来创作,有助于培养大家的耐心细心。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都意犹未尽。烟台二中的陈锟远告诉记者,正值高三的他明年就要面临高考和选专业。“真庆幸参加了烟台日报社组织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帮我树立了职业目标,也让我以后对自己要选择学习的专业更为清晰。考上大学以后,我还会参加烟台日报社组织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自己社会阅历的同时,尽微薄之力为家乡烟台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全百惠吕金滙通讯员芝公宣)近日,胜利小区居民楼电梯中安装了“智能识别阻车系统”,该系统有效地阻止了...
烟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烟台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