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9 日,是李成牺牲1 周年农历祭日。一大早,他的几十位生前战友自发地赶到殡仪馆,到李成骨灰的安放处,缅怀这位昔日的好领导、好兄长。当他的家属缓缓地将鲜红的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证书和金灿灿的奖章摆放在他的遗像前时,在场的人再也止不住悲痛的泪水,曾经与他相处的日子仿佛就在眼前……
2020年9月29 日清晨,李成又和往常一样拖着疲惫的身体开始了一天紧张而有序的工作。上午9 时 27分,他因劳累过度倒在了工作岗位上,永远离开了他挚爱的公安事业。
苍天羡妒英才,警队痛失良将。从警以来,他忠实践行人民警察的光荣使命,一直战斗在打击犯罪的第一线。危难关头敢打能拼,关键时刻勇于担当,大案要案屡屡告破,爱民爱警侠骨柔肠……他用33 年的拼搏奉献,写就平凡无悔的警察人生。
“先一放,我想歇一歇……”
2020年9 月 28 日中午,赴重庆、成都等地考察学习技侦系统建设的大队长杨勇,一回到单位就来到李成的办公室,打算向支队长汇报学习情况。“是杨大队啊,坐吧……”李成垂着头,窝在办公椅上,目光黯淡。
“支队长,你不舒服吗?吃药了没有?”杨勇关切道。“我没事,学习顺利吗?”李成微微抬头。
“很长见识,许多经验对我们都有指导意义,我想向您详细汇报一下,您看起来不舒服,要不明天再说,先回去休息休息吧!” 杨勇坚持先不作汇报。
“……也好吧……具体情况先一放,我想先歇一歇,过两天在国庆假期里咱们再找个时间详细聊……”李成有气无力地回应道。
他的身体已经不是第一次亮起红灯,却是他第一次对工作看起来有心无力。杨勇没有多想,也早已习惯了他的坚强和执著,只能再次恳切地劝他多休息……
从2020年的大年三十开始,李成便带领支队全体民警成立应急处突专班,进入战时状态,每天24 小时运转,他既是“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全力开展疫情防控及违法犯罪侦查打击等各项工作,日均研判 1460条信息。随着疫情形势的逐步升级,李成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经常强忍着身体不适开展工作。他常常是一边坚持吃药,一边坚守一线,工作到深夜就在备勤宿舍对付一宿。在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时间里,由于连续加班、饮食不规律,他多次出现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但从没因此耽误过工作。领导和同事都劝他休息休息,可他说:“没事儿,有点感冒,忍一忍就好。”
“为防止人员聚集和餐食浪费,单位食堂实行分餐制,就餐人员需要提前上报。”支队负责内勤工作的民警小郑红着眼圈说,“李支队一日三餐都在单位,他至少连续 20天没回过家。”这段时间,李成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单位同事苦口婆心劝过,他总是笑一笑敷衍过去。
疫情防控进入“白热化”,李成的工作更加繁重。期间他组织民警排查发现假冒伪劣口罩等嫌疑线索150余条、防疫物资8000余公斤,协同侦办涉疫情防护物资案件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0 名,涉案价值高达7000余万元。
有一次,李成根据上级指令核查一条重要线索,连续奋战20个小时,一直持续至凌晨完成任务才回家。一大早,妻子见他脸色不好,劝他请假休息,但他对妻子说:“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作为支队长不能缺席,等忙完这阵子再放松放松吧。”其实,这种一拖再拖的话,这些年来他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了。前几天,李成还答应要陪妻子回内蒙古的娘家看望老人,可让她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次承诺却再也没有兑现的可能。
“先一放,我想歇一歇……”这是李成 33年来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对工作说出口的“推辞”,杨勇那未实现的汇报,以及那一件件积压心头亟待推进的工作,也成为李成临终的遗憾。
“小哥,辛苦了!”
“我曾与李哥在刑侦支队共事多年,关系很好。”刑侦支队民警王空军回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时李哥是刑侦三大队的大队长,可以说大案要案他都冲锋在前、屡建奇功。特别是2002年主办的全市最大的个人盗窃电能案。”
王空军讲着当时的案件,不断地唏嘘感叹,感觉当年一起办案的情景就在眼前。一家电力企业发现收到的电费和电表显示的度数严重不符,即便扣除各项损耗,还是有巨大的缺口,企业通过各种检查,仍然发现不了症结,于是报了案。李成经过连续多日走访和缜密勘查,最终查明某小区的物业经理丛某监守自盗的犯罪事实。
当时电表还是机械表,丛某用塑料片塞住了总电表,使总电表不再记数,而住户的分电表却正常运行,他利用物业经理的身份便利,以分电表的实际表数收全额电费,往电力公司缴纳总电表被卡住后的部分电费。一个小区用电量非常大,时间跨度又长,因此涉案金额达到百万之巨。李成查明情况后迅速组织严密布控,将正在给电表做手脚的丛某抓了个现行。
好多时候,一个案子还在侦办中,下一个甚至几个案子又一拥而至,纷繁的案件侦办过程也是民警和犯罪嫌疑人比耐力、 比智慧的过程。吃得了苦,冲得上去,耐得住寂寞,这是基本功,也是最难的。李成从痕迹检验开始一步步凭踏实苦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大队长,近20年的刑警生涯,就这样在一次次磨砺中蜕变。刑侦支队民警周靖说,2006年底,张某某和宋某某有组织犯罪案几乎是同时发案,这两个案子都由三大队承办。为了尽快破案,李成全身心地靠在案件上,统筹协调,组织侦破,至少有5 个月没回过家。这是他办的两个很大的案子,成为当时“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经典案例。两案告破后,还带破案件上百起,轰动一时。
周靖说:“他人很好,是那种兄长式的领导,更是言传身教的师傅,细心妥帖、和蔼亲切,我那时入警时间短,他平时很照顾新参警的队员。”作为一名刑警,这样对部属关心自是从心底的呵护,因为他最清楚,长期办案所承受的身心压力有多大。
办案状态是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可以说,别的什么都顾不上,脑子里想的全都是案子。如果不能适当减压,即便是年轻人也难负其重。与对部属的态度截然不同,案子来时,李成对自己的身体往往是全然不顾。2019年4月,李成带领民警对烟台本地企业数据进行滚动排查,梳理出20余家长期招聘游戏和直播推广员的公司,烟台一家网络科技公司被判定是一家彻头彻尾的互联网诈骗公司,其利用网络交友形式实施诈骗,作案手法新、涉众范围广、 受害群体大,严重损害群众权益。他组织民警经过3个多月加班加点、废寝忘食地深度研判、缜密侦查,终于掌握了关键证据,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22 名,扣押电脑325台、手机 283 部,止付冻结账户545 个,收缴资金2000 余万元,诈骗犯罪组织被一网打尽。
大队长李忠福比他大一岁,每次完成交办的工作向他汇报时,他总是会说一句:“小哥,辛苦了!”李忠福回忆起自己的领导加兄弟,非常感慨:“每次他都说我和兄弟们辛苦,其实我们都知道他才是最辛苦的!他从来都不把辛苦挂在嘴上,从来都不把辛苦写在脸上,只把辛苦掖在心里,永远都在拼命,我真的很想对他说一句,老弟,你太辛苦了!”
“好好学,回来教教我们!”
就在李成牺牲的几天前,民警小郭去外地参加业务培训,临行前,李成还嘱托:“好好学,回来教教我们,一起进步哈!”
9月27日,在回烟台的高铁上,小郭心里还美滋滋地筹划着如何尽快向李支队汇报这次培训的收获。“其实我这趟业务培训很顺利,也并不是急需汇报,只是大家都愿意和李支队沟通,觉得他是个专业水平很高、人又和善的领导,工作之余他也非常愿意和我们谈心,像家里的长辈一样。”小郭摆了摆手扭过头去,眼泪又流了下来,匆忙扯了张纸巾捂住鼻子。
李成的前任支队支队长朱洪吉跟我们说,我在任时李成给我搭班子当政委,经常是研判案件到深夜,还没等睡着又来了新线索,所以他索性就坚守在办公室里。“领导请放心,保证完成任务!”凡是领导安排工作,李成总是这样说。看起来这只是一句表决心的套话,但他却实实在在做到了!
正是他这种身先士卒、为人表率的精神,让支队民警紧紧团结在一起,每当深夜有案要办,只要李成一个电话,支队全员就会自觉返岗。小郭激动的泪水再次在眼眶里打转,“回来两天,李支队一直在忙,我还没来得及汇报学习心得,就再也见不到李支队了,也不知道他觉得我学成了没有……”
李成博学多才、钻研进取,是位业务型干部。他是中国刑事警察学院科班出身,曾经在母校任教过两年,又在刑侦一线工作多年,他将学术理论和刑事侦查工作经验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为技侦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3月,他参与公安部多个重点项目建设任务书的编写工作。他开发的多项特种技术,填补了烟台相关技术空白,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为指导实战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成常把刑侦工作比作“前台”,把技侦工作比作“后台”,这台前幕后的工作性质不同,思路方法也各有千秋。每次案情研判时,李成都坐镇指挥,将数据包按照“前后台”不同思路组合碰撞,探寻案情背后的蛛丝马迹,使案件侦破柳暗花明。
朱洪吉提到李成,总是忘不了他经常在办公室钻研技术的样子,有时候捧着个新设备能鼓捣一天。朱洪吉曾劝过他:“技术活儿就交给他们年轻人去钻研吧。”可李成却说:“那可不行,我自己搞不透彻,心里不踏实。”技侦部门负责为案件的侦破提供技术支撑,而业务技能又是李成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业务抓上去了,破案率自然就高了。
他带头钻研业务的同时,还想方设法营造大家一起钻研业务的浓厚氛围。李成每周都组织支队民警召开例会,围绕近期侦破的案件进行总结归纳和业务交流。 他还请来各方专业技术人员来支队授课,在忙碌的工作中,为大家提高业务技能创造难得的学习机会。民警小郭与李成共事多年,每次与李成交流,“我们都感觉他思维很发散、思路很清晰、思想很超前,对我们分管的工作很有启发。”
“当前,网络犯罪等新型犯罪渐渐成为新的犯罪趋势,案件任务增加,新型犯罪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水涨船高。”支队负责技术保障的民警小许介绍,为了提高基层案件侦破效率,盘活案件信息数据,使其发挥最大价值,李支队组织相关专家反复推演计算,最终确定了最佳方案,节省了大量研发资金,成功申请并升级了多种先进设备,有效推动数据安全开放,提升了服务基层质量。
“哦,是我记错了……”
民警小郑还给我们讲了一件小事,她刚生完孩子返岗工作的那段时间,还有些不在状态。有一次,会议组织部门通知她会议推迟了,她却忘了告诉李支队更改后的参会时间,结果让他自己在会场等了好久。有人碰到他,问他不知道开会时间吗,他说:“哦,是我记错了……”事后他不仅没有批评小郑,反而对她说:“你别自责,是不是家里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定要说。”
给予部属充分的理解与信任,为这个全天候都处于高压备战状态的警队营造一些轻松的氛围,是他一贯的领导风格。“别看他长得人高马大,可对待部属,他却考虑得十分周全,遇到节假日值班时,他总是抢着值最累最忙的那个班,同志们没有不竖大拇指的。”与李成搭班子多年的副支队长乔希湖深有感触地说。民警小王回忆起李成来,也是感慨万千:“李支队没有官架子,非常平易近人,群众威信很高,主动为同志解决家庭的后顾之忧。”
李支队一直倡导“靠前一步,主动服务”的警务理念,凡事总是亲力亲为,火速赶往案发现场。 民警小唐哽咽着说,“因为业务的特殊性,李支队经常会在半夜打电话调度工作,我爱人都习惯了,晚上电话一响,她都会默默地帮我准备衣服。2020年从元宵节开始,我被抽调封闭执勤2个月,后来李支队和其他领导还一起到我家中慰问。当我爱人一听到李支队走了的消息,眼泪簌地涌了出来,抽泣不止。”
支队受理的案件数量巨大,一些技术骨干转岗升职,新来的同志还需要个适应过程,使李成这个从政委转任的支队长压力陡增。 他一边积极争取补充警力,一边狠抓队伍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向内发力提升办案水平和效率。据小郭回忆,李成最清楚支队的工作状态和巨大压力,他多次跟领导请示汇报,与上级申请协调,极力促进信息资源下沉和技侦力量的拓展,无疑对违法犯罪形成了强大的威慑。
李成很看重民警的成长进步。2018 年,民警小黄和小康报考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可她们心里总是忐忑不安。李成看出了俩人的担忧,一面耐心宽慰,一面积极咨询校方招生政策,并帮助推荐专业书籍,联系指导老师,最终俩人都顺利考上了研究生。2020年10月8日,她们要赴京参加新学期的集中学习,“前几天,我们本打算向支队长汇报这个事,可如今再也汇报不上了。”小黄泣不成声,言语间充满了对这位老大哥的感激与不舍。“如果没有支队长鼓励,我们就没有信心考研,他是领导,更是老师,我们永远感谢他!”
在对年轻人的培养上,李成往往打破惯例,积极组织他们参加各类技术比武。民警小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曾创下了全省第一名、全国第七名的业务比武佳绩,并被上级业务机关看好,与另一位综合素质全面的民警小张先后被上级抽调,进入更高的平台施展才能。他平易近人、身先士卒,打造出一支团结善战、敢打必胜的队伍。支队先后荣立集体二等功1 次、集体三等功1 次,连续多年被省公安厅授予先进集体称号。
桃树和李树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树种,并不太引人注意,但桃花灼灼其华,李花清雅高洁,其果实清冽甘甜,爽口宜人。这便使人们纷至沓来,观赏它们开出的花朵,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来往之间,走的人多了,树下便成了一条路径。这不正是李成于平凡中奉献终身无悔人生的真实写照吗?
李成,桃“ 李” 不言,下自“成”蹊。
【姜鑫冉苒】
他像天使,用数据的羽翼舞动战疫的力量;
他像利刃,用果毅的目光剖开沉默的真相;
他像航标,用严密的思维决断行动的方向……
他就是烟台市公安局技侦支队原支队长——李成。
新闻推荐
本报讯(芝罘融媒记者云全通讯员张辉)近期,区城镇燃气安全专班对各街道燃气报警器安装情况进行随机抽查,确保燃气报警器及切断...
烟台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烟台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