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除夕,年味愈浓。昨天,记者来到了蓬莱市北沟镇,正赶上这里的传统大集。足有千米长的市场上,各类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无论男女老少、买的卖的,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拉了两车皮蔬菜来占摊儿的年轻农民孙仲业爽朗地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伙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加上俺这些都是绿色高科技蔬菜,根本不愁卖。”
果然,就在记者停留的几分钟里,菜摊儿便成交了四、五笔买卖。小孙介绍,去年他享受政府补贴,购置了移栽机、喷灌机等几台多功能农机具,一台机器能顶好几个劳力用。“在蓬莱,买农机给贴钱,要种菜给技术,俺还是个‘农业科技示范户\’呢!”小孙的语气充满自豪。
告别孙仲业,记者的目光又被推着满满一车年货的中年妇女吸引。采访中得知这名妇女叫王文菊,是北沟镇草店村村民,她笑着说,“年货买的多了点儿,今年苹果、大棚都赚了,得感谢政府政策好,叫咱们老百姓岁岁都是好年景!”当被问及购买的海鲜、肉类如何储藏时,王文菊说,“家里两台大冰柜呢,都是家电下乡时买的。市里还有个‘以旧换新\’,俺家的旧电视贴了点钱就换回台新的来!”随后,她又来到花卉摊前,挑了几盆仙客来,“过去哪有心思买花,有钱也没人买。现在生活质量提高了,城里那套俺们也开始兴起来了。村里新建了文化大院,不忙的时候就放电影、演节目。”
从蓬莱大集一路走来,处处皆有新变化,个个都是微笑脸,那种由心而发的幸福感让寒冷的冬天也温暖起来。记者从相关部门得知,2010年蓬莱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64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5亿元,年均增长16.2%。这些枯燥的数字说明什么?说明咱老百姓手里有钱了,生活水平提高了。
随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幸福指数”正逐渐代替GDP成为区域间发展的比拼核心,民生绩效已成为考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最大标尺。近年来,蓬莱在加快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科学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固民本、解民忧、增民享、保民安”入手全方位立体开展工作,不断向民生领域配置更多资源,用心打造“民生幸福城”。“十一五”期间,该市累计投资9.8亿元,落实了126件为民工程,解决了一批群众目光聚焦的热点难点问题。看到这一组组鼓舞人心的数字、一件件致力为民的实事,记者想:这不正是蓬莱给百姓准备的“民生大集”么?通讯员绍贤浦涵世波YMG记者刘新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2月27至28日,重庆市黔江区党政考察团一行来烟台市,就“长安杯”创建和综合维稳工作进行考察,并与相关负责同志举行座谈。市领导孙永春、谭伟、于爱军、向...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