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MG记者泽太滕岳松涛新国通讯员绍贤世波浦涵
海洋,是蓬莱最大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港口城市、东方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八仙过海的美传和海市蜃楼的奇观,哪个都离不开海洋,蓬莱因此赢得“人间仙境”的美誉。
蓝色潮涌,春暖花开。面朝大海,蓬莱身姿轻盈,尽情“舒展筋骨”。
未来五年旅游收入逾百亿
本报讯(YMG记者新国通讯员绍贤世波浦涵)记者从蓬莱市获悉,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蓬莱市突出“神仙文化、滨海休闲、美酒体验”三大特色,做好“区域、功能、景区”三个拓展,抓好“项目建设、品牌打造、营销宣传”三项重点。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全市游客接待量达到660万人次,年均增长8.7%,旅游总收入达100亿元,年均增幅达19.5%。
“优中部”,打造文化观光区域。目前,蓬莱市拥有文化观光类景区9个,全部分布在蓬莱旅游度假区中部核心区域内。为将“中部”旅游核心区域打造成功能完备、拉动力强的多文化观光区域,蓬莱将围绕“食住行游购娱”旅游六要素,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
“拓东西”,建设滨海休闲度假带。在完善中部旅游核心区域配套功能的基础上,蓬莱将旅游区向西向东科学拓展,以重点度假旅游项目为载体,规划建设一条以25公里海滨观光大道为东西轴线的滨海休闲度假带。一是挺进西海岸。以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规划实施为契机,坚持“以大项目谋求大产业”的原则,努力完善滨海休闲度假载体。二是打造东部景观带。投资20亿元打造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休闲服务中心项目,投资41亿元以建设大型室内外游客设施、星级酒店和人工岛为内容的海洋王国旅游综合开发项目,以及投资1.5亿美元集购物、住宿、娱乐功能于一体的鼎峰旅游服务中心项目年内争取竣工。今后几年内,山海自然风光与特色度假设施交相辉映的功能齐全的滨海景观带将在蓬莱东部形成。
“融产业”,培育葡萄酒文化体验区域。葡萄与葡萄酒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葡萄酒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打造奠定了基础。围绕葡萄酒文化特色,立足中国葡萄酒名城的优势,蓬莱注重打造18公里葡萄长廊和南王山谷、邱山山谷、猎王山谷“一带三谷”葡萄酒旅游产业带,积极拓展旅游发展空间。
3月28日,“蓝色崛起烟台行”采访组来到蓬莱市。面对浩浩荡荡的蓝色经济大潮,这片横跨黄、渤海的土地,决心走出东西长、南北窄的狭长地带,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气魄和视野,在“一体、两翼、双节点”上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
统筹发展海陆,高效利用海岸,产业项目跟进……一个正徐徐“放大”的蓬莱,进入人们的视野。
“一体”双向拓展
打造蓝色经济主体功能区
“蓬莱的知名度很高,但面积却不大。蓬莱要在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先行一步\’,必须要在空间布局上作出相应调整,拓展蓝色经济发展新空间。”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说。
按照这一思路,蓬莱确定了中心城区“一体”———中心城区双向拓展,“两翼”———北沟镇、开发区丰富提升,“双节点”———大辛店镇和潮水镇加快突破的“一体、两翼、双节点”发展原则,为产业升级发展拉开新框架。
走出“古登州”,建设新城区,核心是拓展旅游海岸。蓬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主任孙传武介绍说,“一体”建设就是以中心城区及所属海域为载体,打造蓝色经济主体功能区。把蓝色经济区建设与中心城区建设紧密结合,围绕做好“河、海”两篇文章,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步伐,实施一批旅游及城市功能项目,不断增强中心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和集聚承载能力。
按照规划,中心城区东部启动海滨东路改造工程,打造滨水、滨海景观带,争取用2—3年时间,建成最具蓬莱特征的标志性区域;西部全面启动西海岸海洋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的集约用海工程,争取用5年时间建设一个高标准的现代化新城区;北部依托15公里的黄金海岸线和遍布其间的知名景区,深度挖掘独具蓬莱特色的神仙文化、海洋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推进投资50亿元的城市商务休闲综合体项目,着力打造滨海旅游产业带。
“两翼”丰富提升
建设蓝色经济区主战场
3月28日下午,记者由蓬莱城区沿海边一路行驶,不长时间就来到位于北沟镇的京鲁船业。在舾装码头上,焊花四溅,四艘在建的巴拿马轮一字排开,正在进行最后的修造工序。
京鲁船业,犹如蓬莱西部岸线上的一颗明珠,也是蓬莱“西翼”上数得着的龙头企业。项目的入住引来了渤海造船、浩通造船等22个重量级造船重工产业项目在此集聚,造船能力达1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59艘,175.2万载重吨,合同总金额87亿元,占全省手持船舶订单总量的20%。借助这一优势,北沟镇将重点发展造船重工、石油化工、滨海能源等产业,建成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重化工和造船基地。
看完“西翼”热火朝天的造船现场,记者又驱车前往蓬莱经济开发区。
来到巨涛重工,码头上停靠着一个钢铁“庞然大物”。“这是为中海油建造的一艘自升式移动采油平台,造价4亿元,正在进行改造,不久即可交付使用。”巨涛重工副总经理刘东涛告诉记者。除此以外,现场正在建造的还有一个“单点系泊”,这个海洋工程中最关键的部分,相当于一个浮码头,一端连着油井,一端连着油轮,在海底构成了完成的生产链条。
行走在“东翼”,北奔重卡、万寿机械、巨涛重工、孚瑞克森汽车部件、大金重工等重大项目在眼前掠过。蓬莱经济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吴明光向记者坦言,最近在谈项目众多,“真的有点应接不暇”。什么原因让吴明光“应接不暇”?
“随着开发区港口、园区和基础设施优势的逐步显现,不少大项目、好项目把目光瞄准蓬莱东部这片热土。随着项目引进力度增强,产业层次也得到大幅提升,北方奔驰项目年内将建设第二条生产线,投产后年整车生产能力突破5万辆,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吴明光告诉记者。
沿海岸线从西往东,“两翼”在蓬莱经济发展方面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一轮的加快发展中,“两翼”将按照建设“工业新区、城市新区、生态新区”的要求,全面提升承载能力,使之成为蓬莱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主战场。
“双节点”加快突破
高起点谋划城市次中心
3月29日上午,记者登上丘山山谷的最高点,眼前的一切豁然开朗。
“脚下的这片土地,就是法国拉菲酒庄的选址地点,背后就是登龙红酒庄。几年后,法国拉菲、香港仙岛、意大利皇冠等精品葡萄酒酒庄将在这里崛起,形成具有欧洲风情的高档葡萄酒堡群,丘山山谷也将建成国际观光旅游度假区。”大辛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闫庆伟向记者描绘着美好的前景。
大辛店镇,受北部丘陵地带的阻隔,长期以来游离在蓬莱的发展大局之外。随着蓬莱蓝色经济区建设大潮涌动,这片土地被蓬莱赋予了“城市次中心”的重要地位,和承接“临港工业腹地”,成为建设开发的热土。
建设蓬莱“城市次中心”,大辛店镇实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实行“一个中心、三个片区”的发展定位。镇区中心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商贸流通和休闲度假产业;龙阳工业区以承接城区工业项目,重点做好沙河搬迁工业园区等专业工业区建设;丘山山谷则以发展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主,打造国际生态休闲观光度假区;生态休闲观光区则立足现有的和圣农业项目,加快发展现代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产业。潮水镇作为“双节点”的另外一个“节点”,发展同样不甘落后。潮水镇依托烟台新机场建设,超前搞好规划和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迅速拉开框架,大力引进高端制造、现代物流、航空等服务类项目,加快打造机场经济圈。
工业向园区集聚、人口向社区集中、配套向城区看齐……大辛店镇和潮水镇的“双节点”,正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承载能力,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统筹发展海陆的发展“大戏”由此盛大揭幕。
新闻推荐
本报4月7日讯(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张奇业)记者今天从蓬莱市人社局获悉,该市2011年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122名工作人员,其中卫生、计生系统所属事业单位招聘...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