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今天,本报刊发长篇通讯《超越血缘的爱》,全面报道了蓬莱市军队退休干部王华堂及妻子张翠兰43年不离不弃抚养“脑瘫”弃儿的感人事迹,集中展现了两位平凡老人感天动地的无垠大爱,揭示了爱的奉献的真谛,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让人折服,发人深思。
王华堂、张翠兰夫妇大爱之举感天动地,他们毅然决然地收留一个患“脑瘫”的弃儿,用43年的坚守,不嫌弃、不抛弃,视如己出,疼爱备至;他们竭尽全力为孩子治病,南下北上,求医问药,花光了积蓄,变卖了房产,心甘情愿,无怨无悔;他们想方设法让孩子快乐地生活,自制玩具和轮椅,经常为孩子针灸、按摩,一切以孩子的幸福为幸福。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为养育残疾弃儿,而放弃了生养自己的孩子。这是两颗怎样博大的善心,这是一种多么高尚的情怀,这是一桩多么伟大的义举。作为残疾的弃儿,王群的确是不幸的,可他遇到王华堂、张翠兰夫妇这样情深意重的养父母,又是何等的幸福!王华堂、张翠兰夫妇是众多烟台好人、道德模范的杰出代表,是我们文明城市的一杆道德旗帜,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
当前,烟台市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各级各部门正在深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讲文明、做好人”等道德实践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在此新形势下,大力宣传王华堂、张翠兰夫妇热心助人、无私奉献,诚实友善、心怀大爱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影响和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在全社会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都要以他们为榜样,立足岗位,从我做起,学雷锋、见行动,让雷锋精神不断发扬光大,形成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氛围,努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李珑通讯员徐太鹏)今年以来,各类招聘会在蓬莱市人才市场陆续拉开大幕,截至上月底,已经举行了三场大型专场招聘会。记者了解到,该市职场出现“...
蓬莱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蓬莱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