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医术救死扶伤
“医生的医疗水平高一些,患者的痛苦就少一些,看病的钱就可以省一些。”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正因为他心系病人的安危痛苦,所以他才能将对医学技术的追求做到如此痴迷。他就是烟台毓璜顶医院院长助理、消化内科党支部书记黄留业。
2001年7月22日,一名已经呕血2000多毫升的男子被送到毓璜顶医院,病人的血压只有90/50mmHg,处于休克状态,被诊断为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随时可能死亡。运用传统方法治疗,病人的死亡率达到70%。他的脑海中迅速闪过与此病有关的医学信息—————急诊内镜下栓塞术同时联合结扎术。当时,国际上尚无两项手术同时操作的先例。作为一名医生,他毅然走上手术台。可喜的是,手术成功,病人当时就停止了大出血,术后6年多,病人的曲张静脉彻底消失。黄留业,让世界首例胃底静脉曲张栓塞术同时联合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就这样诞生在了烟台。
⊙黄汝辉———专业船长救433人
“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这是牢记在黄汝辉脑海中的一句话。自2005年担任北海救助局“北海救131”轮船长以来,他平均每年在海上执行待命任务近300天,带领所属团队共计执行救助任务50艘次,救助遇险人员433人。
2007年5月,韩国籍货轮“金玫瑰”在烟台北部约40海里处沉没,16名船员失踪,这起事故得到了中韩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在该轮搜寻救助工作中,“北海救131”轮船长的黄汝辉有时在驾驶台上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晚上也只能睡三两个小时,“北海救131”轮先后捞起带
有“金玫瑰”标志的救生圈4个、桨5支(段)、急救药箱一个、无标记救生衣2件等物品,圆满完成了搜救任务,给了韩国政府和遇险船员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得到了中韩两国外交部门的高度肯定。
⊙刘仲礼———苦研核电立大功
“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工作”是烟台台海玛努尔核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仲礼的座右铭。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完成了多项技术研发,填补了国内空白,为核电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企业核电技术的带头人,刘仲礼常年奋战在技术一线,有时候为了完成一项研发,刘仲礼在实验室里一待就是几个月,AP1000三代核电主管道的批量生产,就是刘仲礼和他的团队经过多次实验,克服诸多困难完成的,该项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能使核电站的使用寿命延长20年。刘仲礼说:“在我们没有引进这个技术之前,美国西屋公司对我们的报价是6600万欧元,我们开发这个技术成功以后,我们一套主管道价格下降到不到1.3个亿,为我们国家节约了大量的外汇,推动了我国AP1000建设的进展。”
⊙孙志辉———焊工技术他为王
孙志辉是烟台冰轮制造事业部压力容器厂焊工,为了练习“仰焊”技术,他找来两块钢板
放在头顶上一练就是一个月。他说:“刚开始,弄两块板对起来以后放在头顶上练,铁水从我后脖领一下子流到后背,后背上从上到下就没有一个干净地方,晚上睡觉的时候,伤口就黏在床单上了,一挣后背就能挣出血水来,最重的时候后背上整个都是结的疤,特别遭罪。”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艰苦的磨练,孙志辉掌握了压力容器管道平、横、立、仰全位置焊接技术,成为公司的业务骨干。2010年,公司承接制造了有史以来最大化工用冷凝器,重量达42.8吨,需要焊接换热管1690根。他凭借全面而过硬的技术,历时40天独立焊接完成任务,平均每天焊接换热管300多根,打破了日焊接管数180根的历史记录,且一次性验收全部合格,开辟了公司承接大型化工项目的先河。
⊙李长春———让百姓看病少花钱
李长春是栖霞市桃村镇卫生院院长,在他任职的7年间,他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实实在在惠及百姓。
在李长春的提议下,医院决定每年对符合条件的参合农民进行免费健康查体,对全镇育龄妇女健康查体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对辖区内70岁以上老年人给予免挂号费的优惠;8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诊只收药品费,免收心电图、B超、检验等一切辅助检查费用,需住院免收床位费、护理费、诊疗费等相关费用;对百岁以上老人除享有以上待遇外,每年生日还会获得医院赠送的“百岁生日蛋糕”。
为真正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还对药品价格多次大幅度下调,使广大参合农民得到实惠,因此,被评为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男子因家庭琐事寻短见本报讯(YMG记者史崇胤通讯员刘红伟摄影报道)8月29日15时26分,栖霞市110报警服务台接报:长春湖环湖路有人跳湖自杀。接警后,该市公安...
栖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栖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