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苹果、刨地瓜、拔萝卜白菜……昨天,烟台市宏达实业总公司(原来幸福二村)的退休职工和幸福蔬菜批发市场的职工,驱车1个小时来到栖霞市亭口镇的一座山上,收获和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亲手摘的苹果,格外甜
“看到满枝头红红的苹果,心里真舒坦,看也看不够。”“摘苹果可真过瘾,满山的苹果,看好哪个吃哪个。”“好久没干活了,今天来好好大干一场。”“过霜的苹果,个个都返了甜心。”……上山摘苹果的“村民”和职工边摘边品尝边唠着嗑。
1986年8月20日,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脚步,幸福二村的农民一夜之间告别了土地,告别了院墙老房子,告别了村庄。“但保障不能失去。”今年60多岁的原幸福二村老书记、现宏达实业公司总经理孙玉刚说,作为芝罘区首批“农转非”农民,村里居民女45岁、男55岁就可领到退休金。同时,成立了宏达实业总公司,创办起宏达市场、环海路海鲜城、幸福蔬菜批发市场等市场,安置失地农民就业。
土地是农民的根,离了土地,农民的精神似乎就找不到寄托。老书记孙玉刚是有远见的。城里没有土地,他就下乡。2005年,他来来回回考察了40多趟,终于在栖霞市亭口镇邢家庄村找到一块风水宝地———一座2000多亩的山峦。他立马承包租赁下来,村民又有了土地。除了雇人打理外,孙书记亲自率领村民来修路、打井、平田、栽树。目前,11座山岭9道河川上,已经整地百余亩,栽种苹果园10多亩,还在山上种了杏子、樱桃、柿子、核桃、板栗等……
“为什么摘的苹果个个都这么甜?”记者问。宏达实业总公司聘请的果树专家说,山上的果子专供二村村民,在种植方法和采摘时间上都有讲究。施有机肥、不套袋,经历过风吹日晒的苹果,口感特别好。再是采摘时间晚。商贩为了早上市赚钱,提前一个多月就摘了,现在采摘的苹果都经过了霜打,就会出现返糖,所以特别甜。
“到田野里走一走,看着地里郁郁葱葱的庄稼和蔬菜,昔日的村民满眼都是欢喜。”孙书记说,每年春天,公司组织全体村民到山上春游,赏花、挖野菜,吃农家饭。秋天,则来收获沉甸甸的果实和丰收的喜悦。
吃大锅灶饭,很温暖
这边厢摘苹果、刨地瓜、拔萝卜,收白菜。那边厢灶火旺盛、美味飘香,两口大锅灶,不断飘出诱人的香味。
“村民”上山下乡的午餐,也是集体劳动的成果。大厨都是来自宏达实业总公司旗下的CEO 们。这群娘们平时掌管着单位里的财务大权,上山后的职责是为所有参加劳动的“村民”供应美味可口的午餐。
在厨房里,有的烧火,有的切菜,从地里拔出来的白菜、萝卜一洗,新鲜得仿佛还带着露珠。刚刚宰杀的6只跑山鸡炖在锅里,不大一会儿,诱人的鸡汤香味就飘散开来,令人垂涎。另一口大锅里,则熬着稀饭,不断飘出大米的
香味。
“又回到大锅饭时代了。”“那时吃的是什么呀,和现在没法比。”……原住村民金元华说,幸福二村的退休“村民”可享福了,早就住进了楼房,有退休工资,公司每年还组织退休老人出去旅游,北京、上海、大连、承德、华东六省、香港都去过了。
“嚼别人的馍没味。”相对于其他村民对田园的依恋,孙玉刚书记则显得更为理性。他说,农民集体旅游早已不稀罕了,真正回归土地,才是最契合农民的心理需求,这是都市同龄老头、老太太所无法体验的。
重拾从前生活记忆,很欣慰
吃过午饭,原住村里的老娘们开始一簇簇地围成了堆,凑在一起择野菜,把上午挖来的荠菜、苦菜、婆婆丁等野菜择干净:“这样拿回家就是净菜了。”孙玉芳大妈说。
趁着择野菜的当口,这帮从前一起干过农活的老姊妹们,家长里短地拉起了呱,一起回忆起从前的生活。
“我们可是从60年代就侍弄苹果,幸福二村是烟台市最早的果园子。”孙玉芳大妈说。如今,生活早已不同,感觉和心情也难寻觅。此时的摘苹果,与彼时60年代的果园早已大不一样。时过境迁。但无论时代怎样变迁,一个农民用心与土地交流的情结难以消失。
孙玉刚书记一直坚信,忘记历史,就等于背叛过去。做惯了农活的双手一旦歇息下来,不容易找不到摆放的位置。所以,这片山峦的果园菜地,就是宏达实业总公司的得意之作,也是“村民”回归和坚守的根本。
对生活的热情,源于对土地难以割舍的情结。在芝罘区幸福二村全体村民的精心侍弄下,这座聚宝盆状的川岭,一年四季,花样翻新地书写着岁月的轮回。春天,看山花,挖野菜;夏季,摘黄瓜,趟清溪;深秋,摘苹果,刨地瓜;寒冬,看山川一片白雪皑皑。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果蔬和粮食,还有都市村民和都市村庄成长的脚印,以及全体“村民”对土地深深的依恋。
新闻推荐
栖霞将不再是“小”县城, 2016年,中心城区面积将达30平方公里
囿于不靠海,没有港口码头等大进大出项目支撑,“一个喇叭全城响”的胶东屋脊栖霞,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到处是大山和苹果的小县城。记者获悉,这一切将成为历史,到2016年,栖霞中心...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