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庄园,位于栖霞市北三十公里的臧家庄镇马陵冢村。据《栖霞文史资料(第十一辑)》中《李氏庄园》一文记载:李氏庄园,为李绪尧、李绪埙、李绪田兄弟三人在海参崴经商发迹后回家建造。至清末民初,李家鼎盛时期共有五个大的院落,房屋500间。五个大院中,李绪尧、李绪埙分别占有一个大院,李绪田占有三个大院。而由于历史原因,李绪埙和李绪田的大院都被拆掉,目前保留较为完好的为李绪尧的大院,但一栋当年乡间少有的二层寝楼已被拆掉。其建筑风格,完全是按照官宅格局建造的。封建社会对民居的建造有严格的等级限制,即使再有钱,如果没有一定的官衔,建造住宅也不能逾制。当年为了盖这些房子,李绪尧的儿子花了上万两白银,捐了江苏的试用道台。李绪尧大院,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历时6年时间,共耗资白银22万多两。其东西宽22.5米,南北长60米,占地1350平方米,共计五进院75间房屋。
烟囱·拴马桩
李氏庄园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整体布局设计严谨,建筑细节精雕细刻,尤其是石雕和砖雕。
庄园的西北角,一个楼阁式的烟囱高耸在正房和西厢之间的院墙上,顿时使眼前这座略感沉闷的大院活跃了起来。烟囱顶部的楼阁既可以防止雨水落到烟囱里,又可以让烟气更好排放。如此精美的囱顶不仅仅是为装饰烟囱,还有一定的环保作用:当烟尘随气流升起时,会被附在囱顶的焦油粘住,从而避免了烟尘四处飞扬。同时,它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排烟工具,还兼有“风水楼赐福降喜”的用意。我们不禁为这个造型秀美、形象鲜明的设计拍案叫绝。如此设计,大大丰富了屋顶的轮廓线和空间层次,使其透出朴素淡雅、抑扬顿挫之感,在蓝天的衬托下溶入自然,与碧空和谐地融为一体。
李氏庄园的西面院墙,有一组利用当地山上自然的黄色石块组成的虎皮墙,白灰勾缝,自然朴素。仔细一看会发现,墙中间有一块经过稍微加工的花瓶形状的石头,其中上部由两块石头做成了莲蓬,成为一组花插。走到庄园大门外,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倒座房墙体腰线以下用一寸十八錾工艺雕琢的青石干垒墙上排列着八个(东面墙体改为小门毁掉一个)整齐划一的拴马桩。拴马桩整体为一圆形,中间两侧分别凿有两个圆洞,整体寓意为“连中三元(圆)”。八个拴马桩上的图案分为四种:“长寿如意”(祥云纹样的长“寿”字),“福在眼前”(两只对着的蝙蝠嘴里衔着一枚铜钱),“福庆有余”(蝙蝠嘴里衔着磬),“吉祥如意”(祥云纹的如意)。
抱鼓石·廊心墙
古人云:“宅以门户为冠带”,一语道出了大门具有显示形象的作用。门楼是建筑的门脸,也是主人的身份象征。来到李氏庄园的广亮大门前凝眸细视,冰盘沿墀头上炉口处,设计成画轴状,下面挑檐石的末端设计成了书卷状,儒雅之气扑面而来。一对显示功名的抱鼓石守卫在大门两侧,门上嵌有一对门簪,这就是俗语中衡量男女婚嫁条件的常用语:门当户对。李氏庄园大门前的抱鼓石,图案内容与牟氏庄园的有些相仿,如果说后者秀劲细腻的话,前者则是质朴浑实。抱鼓石整体分为三部分,底座正面为高浮雕滚绣球趴狮,两只对望,活灵活现;左边底座内侧图案为“凤戏牡丹”;右边为一只白鹭和莲花,寓意“一路清廉”。抱鼓石中间部分为两层正负莲花座,莲花正面为如意。上部分为石鼓,鼓上里侧雕有精美的麒麟,麒麟脚踩祥云,背坐童子,寓意“麒麟送子”。
大门两侧的廊心墙,装饰雕刻尤为精美。一般民居的装饰都是素面或者镶嵌砖雕,但李氏庄园的廊心墙则为砖起框,内嵌一整块青石雕刻。这种做法对选材和工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主人的财力。青石浮雕以蔓草和莲花、牡丹等做边饰,象征万代富贵;东面一块上面有一扇形,里面有一枝苍劲的梅花,下面图案为松树下面一只口衔灵芝的鹿,寓意“松鹿常青”,多禄长寿;西面一块上面扇形里是一丛蕙草,古人认为蕙草可以避疫,下为竹子和两只鹌鹑,寓意“竹报平安”。两边的图案合起来,就是“梅兰松竹”四君子,寄托着主人追求高逸康泰的心愿。大门两侧固定门扇的石头,也被雕刻成竹子的形状,外侧连着祥云如意纹样的浮雕。其中西侧是一只有三个钱的花瓶里插着三支戟,中间的一支戟上挂着一个磬,象征官位“平升三级”,事事吉庆。
垂花门·门枕石
进门以后,是一面素心照壁。下为忍冬花纹边栏,竹子分框的龟背锦素面青石镶嵌。照壁西侧,便是烟台地区目前仅存的几个垂花门之一。旧时人们常说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二门”即指此门。它是内宅与外宅(前院)的分界线和唯一通道,也是全宅中最醒目之处。从外边看垂花门,像一座极为华丽的砖木结构门楼。而从院内看它,则似一座亭榭式方形小屋。整座建筑占天不占地,为了保证内宅的隐蔽性,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根柱间再安装一道门,这道门称为“屏门”。除去家族中有重大仪式,如婚丧嫁娶时需要将屏门打开之外,其余时间屏门都是关闭的,人们进出二门时,只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旧社会,女眷迎送亲友就到此为止,当时的轿子就停在垂花门前,行礼、话别就在垂花门台基上进行。垂花门的麻叶梁头之下,有四个倒悬的“垂莲柱”,柱头向下,头部雕饰出荷叶托着莲蕾形的垂珠。垂花门的形象,可以说是中国建筑精华的浓缩,构成中国建筑的要素、构件、装修手法等,它几乎全都具备———屋顶、屋身、台基、梁、枋、柱、檩、椽、望板、华板、门簪、版门、屏门、门枕石、磨砖对缝的砖墙等,一应俱全;各种装饰手段,如砖雕、木雕、石雕、油漆彩画都悉数采用,相衬得体,华丽悦目。垂花门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可表现出宅主的财力、家世、文化素养,甚至折射出其爱好和性格。
垂花门的大门下端,各有门枕石一个,共有五个浮雕图案,分别是“封侯挂印”(一只猴子仰望挂在树上的官印)、“鹿衔灵芝”、“马上发财”(一只奔马下面是水波纹,水象征财)、“富贵耄耋”(一棵牡丹树,一只猫和一只蝴蝶)和“犀牛望月”(一只犀牛回头仰望着云中的祥月)。能工巧匠们把方形的门枕石拐角处设计成了竹子形象,用剔地突起的雕刻手法,刀法融精致于古朴大方,突出了主题,增强了石雕的立体感,使得垂花门的整体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砖雕·瓦当
此外,在石雕方面,庄园各房屋的柱础等也都设计考究,幸存的莲花和圆鼓柱础都雕刻得异常精美细腻。
在砖雕砖塑方面,我们从房脊上残缺的脊兽和螭吻便可一窥端倪,遥想当年庄园一片白墙灰瓦之上,屋顶上五脊六兽鳞次栉比,精美绝伦,定是令人叹为观止。砖雕保留至今,能让我们一饱眼福的是各个门楼和房屋墀头上的作品。大门楼墀头上骑鹿持杖的“南极仙翁”、“狮子滚绣球”、“凤穿牡丹”,内宅各房角祝颂子孙昌盛的“瓜瓞绵绵”、寄寓子弟升官腾达的“鲤鱼跃龙门”、以及期冀家人健康长寿的一前一后两只仙鹤的“双双鹤寿”……尤其珍贵的是,还在客屋墀头发现了少见的戏曲场景砖雕“官员出巡”,两侧共有四个人物在吹拉弹唱,中间一个官员模样的人物,后面还有一人为他打着华盖。
庄园的瓦当图案也是雅俗兼有,其图案有蝴蝶、葫芦、团寿、梅花等。在院墙的上部,还有传统的用小瓦片组成的“十字花套金钱”图案。在瓦片连接处,当时的匠人也是费尽心思,用普通的白灰做成了寿桃、石榴、牡丹花等吉祥纹样。
由于历史原因,庄园的木雕破坏严重,留存较少,仅剩一些“步步升高”、“万字不到头”等花窗。
漫步李氏庄园的民居,犹如畅游了一座民居艺术的大观园,其风姿万千异彩纷呈,令人目醉神迷,流连忘返。所谓“建筑必有图,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正是李氏庄园民居艺术的真实写照。庄园的主人通过普通工匠艺人的创造,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都雕刻进自己所居住的建筑里。它们不但是代表着时代特征和浓郁地域色彩的民俗文化载体,更起着思想精神的教化作用,表达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与价值取向。这些深宅大院的一堵影壁、一段花墙、一扇门窗,以至一面墀头、一方砖雕、一片瓦当中,集合了砖瓦、木石的建筑元素,集中了象征福禄寿的“寿文化”,象征丰收的“农耕文化”,象征富裕的“财文化”与象征官运的“仕文化”,构成了复杂的、颇富胶东特色的造型文化符号,使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邃的智慧与犀睿的创造力。
李氏庄园正门全景
刻有戏曲人物官员出巡图案的砖雕
门枕石犀牛望月
垂花门
楼阁造型烟囱
廊心墙石雕松鹿常青
新闻推荐
“只要儿子能好,俺再累也愿意”, 独生子坠楼成了植物人,年迈双亲坚持治疗,期待奇迹出现
YMG记者姜乾通讯员林新忠王强谢忠杰摄影报道10日,天空飞舞着雪花。走进栖霞市翠屏街道店西沟村林宇家,一股冷气扑面而来,温度并不比外面高多少。林宇...
栖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栖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