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教了他3天,他却要坚持报我一辈子恩。”4月的烟台,乍暖还寒。在栖霞市庙后镇敬老院里,76岁的残疾老人林立芳在提起自己只有3天师徒情的徒弟时,眼眶不禁湿润。9年前,残疾人王永安上门拜师,林立芳将自己的手工修鞋手艺倾囊相授,3天后,徒弟“出师”,渐渐过上了好日子。当得知师傅生活无依时,徒弟毫不犹豫地承诺:“我要像亲儿子一样,为师傅养老送终!”
》》》为生存,拖着瘸腿去拜师
2004年,王永安的父亲撒手人寰,离世前,老人留下遗嘱:“儿啊,我把你妈交给你啦,你可一定要照顾好她啊!”王永安抹了一把泪,重重地点点头。“我虽然腿瘸,但两只手能动,能动我就能养活我妈。”送走了父亲,看着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母亲,王永安反复琢磨,忽然想起修鞋这个营生。他得知邻村有个师傅,便前去拜师,但人家死活就是不收。对方的拒绝并没有让王永安泄气,他又拖着瘸腿,跑到30余里外的上邺夼村,找到了林立芳。
林立芳下肢奇短,身高仅有一米,当他看到王永安一瘸一拐过来找他,又听他说起自己的身世和难处时,顿生怜悯之心,果断地收下了这个徒弟。
》》》三天师徒,实现对亡父承诺
当天,徒弟就跟着师傅在大街上学起了钉鞋的手艺。令徒弟感动的是,师傅不仅教他技术,还教他耍手艺要牢记质量,才能招揽客户。
三天时间,钉鞋的一般工序王永安就学了个八九不离十。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告别师傅回家后,王永安借了100元钱,买了一个小机器,先在家里反反复复练习,接着把小机器搬到大街上,免费给全村老少钉鞋。“刚开始干时,没有辅料,又不知道上哪儿去进货,我师傅就把他自己的材料给我用,还带着我上烟台市里去进货,对我毫无保留。”“村小,活儿全做完了,我这手艺也学个差不多了。”于是,王永安又借钱买了辆自行车,到旁边几个村去揽活儿。因信誉高,质量好,慢慢地,王永安的修鞋买卖越做越火。他又借钱买了辆汽油小三轮,开着去更远的地方帮人修鞋。
顶风冒雪的努力,让王永安不光还清了外债,还有了部分存款。
》》》一针一线,为师傅挣来养老钱
“我能有今天,亏了俺师傅,我不能忘了他。”从那以后,只要逢年过节,王永安都要买上几斤鱼肉点心去看望师傅。
几年后,他发现年近古稀的师傅,身患疾病,无力再耍钉鞋这门手艺,失去生活来源的他,只好卖掉三间房屋搬进一个草棚里避风遮雨。王永安看得心酸,他当即郑重地对师傅说:“您的恩情,我不能忘。今天,我就把你送到敬老院,一切费用我来管。”
现在,每逢赶集下乡耍手艺,王永安总是买点好吃的,去敬老院看望恩师。老人在敬老院住的4年里,所有费用都是永安一针一线挣来的。不知情的人都以为王永安是林立芳的亲儿子,每逢此时,老人总是笑开了满脸的褶子:“他是我教过三天的徒弟,比亲儿子还孝顺。”
现在,王永安已经为师傅交了5年的养老费用,而且将一直坚持下去,“我早就把师傅当成了亲爹,做儿子的一定会给爹养老送终。”YMG记者林媛通讯员赵健保华殿仙摄影报道
王永安和师傅林立芳。
新闻推荐
本报讯(YMG记者姜春康通讯员杨保群)4月16日下午,栖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栖霞市庙后镇高马家沟村林某修路时挖出手榴弹。接警后,栖霞市公安局治安...
栖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栖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