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书伟通讯员李建报道
本报招远讯“我有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好几年了,家住在农村,去大城市看病一趟太折腾,本来都不打算治了,没想到最后在镇里的卫生院看好了。”12月26日,在招远市齐山镇卫生院,村民刘玉生告诉记者。
农村医疗条件和水平有限,曾经给农村群众带来太多不便。为全面改善群众就诊环境、解决基层“看病难”的问题,近年来,招远市通过医疗资源下沉、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服务质量等,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实惠。
补足农村医疗短板,人才作用不可忽视。“今年招远很多基层医院手术室处于扩建时期,麻醉医生短缺,手术开展困难。”招远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盛晓妮说。今年以来,盛晓妮帮扶金岭卫生院等多个乡镇卫生院开展手术40余例。“乡镇医院接诊的病人中,有很多有机磷中毒的病人,但受到条件限制,乡镇医院会气管插管人员很少,容易延误抢救时机。”帮扶工作开展后,盛晓妮专门开展专题讲座,为乡镇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普及喉罩技术的应用,帮助他们在不需要任何插管设备的情况下快速为重病人解决呼吸困难。今年以来,招远共安排包括盛晓妮在内的19名市级技术骨干进驻乡镇卫生院进行“传、帮、带”,共接诊475人次,查房及授课55次。
与人才同步下沉基层的,还有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招远在全市213处农村卫生室完成了省级规范化村卫生室改造,所有乡镇卫生院也全部完成了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据招远市卫生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通过实施‘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全市共组织100余名专家下乡送医送药,服务群众4100余人。
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中发挥作用的除了政府部门和公立医院,招远当地的民办医院也参与其中。作为山东首家非公立三级综合医院,招远玲珑英诚医院自今年开业以来,共前往招远市区及周边10个乡镇义诊17次,服务约2万人次,累计为市民节省17万元;开展80岁以上老人义诊活动,免费为400多位老人查体诊疗,累计为老年人节省近30万元。
新闻推荐
工人正在双塔食品粉丝生产车间内忙碌。□记者曲旭光赵丰通讯员孙洪安报道本报招远讯3月19日,当记者消毒完毕,“全副武装”走进烟台双塔食品公司的生产车间时,工...
招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招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