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长宁县宁春水库修好后,当地村民自建水泥船摆渡,却不想酿成船毁人亡的惨剧。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长宁县水务局了解到,当地已叫停水库里的13艘水泥船。
水库阻路 竹筏水泥船摆渡
据当地村民介绍,长宁县花滩镇宁春村河坎上自古就是村民出行的必经之地。上世纪70年代建成宁春小乙型水库后,10个村民小组1000余人出行须绕行10多公里,极为不便。无奈之下,村民先后自建了竹筏子、小木船等摆渡。村民于2005年造了第一艘水泥船在河坎上摆渡。
乘客落水 多年来数人身亡
4月14日晚7时许,村民罗付云牵着水牛登上了水泥船。船刚开出没多久,在渡口边的罗付连听到罗付云大喊“救命”。等罗付连跑到湖边时,看到罗付云从水面沉了下去,直到几天以后才打捞起遗体。
乘客从水泥船上滚落的事屡屡发生。自2011年以来,14岁的陈永金3次从水泥船上落水,幸好都被及时救起。最让当地村民记忆深刻的是,水泥渡船刚刚造好时,乘船的文成友、唐开连及4名小孩6人全部落水。
一律叫停 水泥船不能渡人
据当地村民介绍,除河坎上人渡船外,整个宁春水库还有村民自备船14艘,其中13艘为水泥船。宁春村村委负责人称,去年发现水泥渡船出现裂纹后,村上又向镇上和水管站申请,长宁县水利局又拿了9000元钱,村民造了两条新的水泥船,目前尚未下水。
长宁县水务局局长邓继洪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水务局每年给予村委补助,近年已提高到一年一万元。而村上拿这笔钱去造水泥渡船并未得到水务局的许可。水务局还多次要求村上停用水泥船,“因为宁春水库里所有‘渡口\’根本不具备开船的条件。”
成都商报记者 罗敏
报料人:林先生 报料费:50元
新闻推荐
8月20日15时许,宜宾市长宁县梅硐镇红光村三社村民魏明德家发生一起疑似中毒事件,4人经抢救无效死亡,2人正在长宁县人民医院治疗,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事件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了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
长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