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宁县农技人员下乡调查过程中发现,长宁、开佛、老翁等乡镇油菜出现大面积茎秆破裂。针对这一突发问题,县农业局高度重视,在咨询了市油料、植保专家后,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导致油菜处在抽薹、现蕾期生长较快,致使油菜茎秆里面的细胞分裂加快,而茎秆表皮细胞生长较慢,从而出现将茎皮挣破茎秆开裂。据调查统计在油菜种植田块,油菜茎秆主茎纵裂长度10-30cm不等,破裂发生率已达到80%以上,特别是雨水过多低洼高肥田块发生更为严重。 随着油菜的生长,裂纹变宽、变深。到油菜花角期,茎秆开裂不仅破坏了植株外围保护组织和疏导组织,导致油菜菌核病病菌侵入,加剧病害发生,使植株枝、蕾、花、角等器官营养失调,从而造成蕾、花角大量脱落,造成断秆减产,甚至绝收。除上述原因外,也可能与部分田地缺硼,田间湿度过大,氮肥过剩,磷、钾肥少等因素有关。针对这一情况,提出以下预防措施:
一.在稳施薹肥的基础上,提倡施用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或农家肥,避免偏施氮肥,配施磷、钾肥及硼锰等微量元素肥料。
二.应注意经常清理田间沟系,盛花期及时摘除下部老黄脚叶、病叶,防止病菌蔓延,改善株间通风透光条件,降湿防病。
三.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抗裂能力,促进迅速恢复生长。
四.对已经出现裂秆现象的油菜,应注意及时喷药预防菌核病,在油菜盛花期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80%多菌灵超微粉1000倍液等药剂防治1-2次,间隔5—7天连续喷雾。 (县农业局提供)
新闻推荐
本刊讯(记者宋成均)3月7日,副市长谢杰率市发改、国土、住建部门负责人来长宁县调研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和“开门红”工作。县委副书记、县长董茂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兰宏彬,副县长周颖参加调研...
长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